首页 > 中经智库 > 基层党建 > 正文

“小站点”撬动“大服务” 家门口的党群服务站让便民服务“零距离”

新华社资源-新华网|2022年06月02日
阅读量:

近日,沈阳市和平区文安路社区安检法小区党群服务站成了社区事务代办点、便民服务点、协商议事点,解决居民生活中的“急、难、愁”问题。

新华财经沈阳6月2日电(唐晓瑭)口腔医院医生为居民义诊、磨刀师傅义务帮居民磨刀、家政公司免费帮居民理发……近日,沈阳市和平区文安路社区安检法小区党群服务站成了社区事务代办点、便民服务点、协商议事点,解决居民生活中的“急、难、愁”问题。

安检法小区党群服务站活动面积约200平方米,由闲置用房改造而成。服务站内除设置了小区点长的办公室、“党建引领、邻里守望、合和共治”综合指挥平台的子平台外,还设置了居民生产、生活工具共享平台,供居民使用。

1654150074910.jpeg

安检法小区园区内优美的环境。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小区党群服务站是做好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调解邻里纠纷、收集群众意见的工作阵地,是基层党组织增强政治功能和组织力的服务载体,是嵌入式的党建服务模式。”文安路社区第一书记、胡静琴工作室主任胡静琴介绍,将党群服务站搬进小区是该社区探索基层社会治理的新实践。

安检法小区共有居民220户,是无物业管理小区,曾一度垃圾无人清理、外人随意进出。为提升居民“幸福感”,2007年,在时任文安路社区党委书记胡静琴的倡导下,将党支部建在小区内,小区在党建引领下开启居民自治物业模式。16年里,0.23元/平方米的物业费和30元/月的停车费没变。

“党支部和业委会一起研究工作,一起组织开展活动,一起调解矛盾纠纷,所有成员把自己变成了宣传员、信息员、跑腿员,用‘党建引领+居民自治’的方式解锁了安检法小区自治管理的幸福密码。”胡静琴说。

1654150074570.jpeg

居民入园区刷脸验“码”。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作为小区蝶变的亲历者,小区业委会主任杨湘霖说:“近几年,和平区加大对老旧小区改造的力度,空中线缆入地、安装太阳能路灯、电动自行车充电桩、园区出入口安装人脸识别系统,咱小区硬件得到提升,安全得到保障,居民的‘幸福感’再度提升!”

三分在建、七分在管,如何避免“前治后乱”?对此,文安路社区先后出台了《业委会成立自行管理方案》《物业服务标准》《园区收费标准》《机动车辆管理》等十余项规章制度,在业主大会通过后施行。16年来,小区严格执行大家共同制定的管理公约和议事规则,形成了家园共有、和谐共处、共负责任、共尽义务、共建共享的家园文化。

新华财经声明: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传播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