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经智库 > 中经观察 > 正文

提升基层应急能力 筑牢第一道安全防线

新华财经|2024年03月25日
阅读量:

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各类事故隐患和灾害风险交织叠加,影响公共安全的因素日益增多,防灾减灾救灾工作难度加大。基层是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前沿阵地,防范化解灾害风险、及时处置灾害事故必须紧紧依靠基层。

新华财经北京3月25日电(分析师毛娜)近期,全国各地接连发生电动自行车起火、燃气爆炸等安全事故,引发社会各界高度关注,也让人们深刻认识到提升应急管理能力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基层作为应急管理工作的前沿阵地,切实提升其应急管理能力、更好发挥“关口”作用意义重大。

基层是防灾减灾救灾的第一道防线

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不断加速,加之受到全球气候变化影响,各类事故隐患和灾害风险交织叠加,影响公共安全的因素日益增多,防灾减灾救灾工作难度加大。基层是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前沿阵地,防范化解灾害风险、及时处置灾害事故必须紧紧依靠基层。

应急管理体制改革以来,我国基层应急管理能力持续提升,但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需求、党和人民群众的期待相比,依然存在工作机制不健全、人员力量薄弱、专业能力不强等短板弱项。

如何补齐短板弱项,进一步提升基层应急管理能力?2月19日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进一步提升基层应急管理能力的意见》给出了明确方向。会议指出,要理顺管理体制,加强党对基层应急管理工作的领导,发挥应急管理部门综合优势以及相关部门和有关方面专业优势,衔接好“防”和“救”的责任链条,健全大安全大应急框架。要完善工作机制,推动形成隐患排查、风险识别、监测预警、及时处置闭环管理,做到预防在先、发现在早、处置在小。健全保障机制,加大基础性投入,根据地区人口数量、经济规模、灾害事故特点、安全风险程度等因素,配齐配强应急救援力量。

《关于进一步提升基层应急管理能力的意见》充分体现了党中央着眼我国严峻复杂安全形势、加快补齐应急管理突出短板的深谋远虑,对于推动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完善工作机制,抓早抓小抓常态

提升基层应急能力,完善工作机制是基础。建立健全人员管理体系,街道、村、社区应明确承担应急管理、安全生产和灾害预防处置工作的专(兼)职人员。建立合作应急机制,鼓励不同部门、不同地区开展合作,共同为应急管理提供资源、信息和技术支持。

在江西省赣州市,当地把网格化管理作为提升基层应急管理能力的着力点和突破口,推动应急管理体系向村组户延伸,努力打通应急管理工作落实的“最后一米”。传统农业村以村民小组为基本单元划分网格;城中村、工业园区所在村等,以厂房、楼栋为基本单元,按照一定范围和人口规模划分网格。目前,赣州市4052个行政村均已配备1名应急管理员,并明确一名村干部分管应急管理工作,明确村民小组长、党小组长、网格长、网格员等均为兼职应急管理员,构建“专职+兼职”的应急管理队伍体系。

面广量大、任务繁重是基层应急管理面临的难题。对此,业内专家认为,可充分利用数字化、智能化技术推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的建设及应用,依靠科技力量筑起一道数字化防线,从而为基层赋能。

近年来,陕西省西安市加快推进应急管理信息化建设,通过“互联网+应急管理”让城市安全监测预警更智慧。2023年3月,西安市城市安全风险综合监测预警平台上线运行。该平台接入城管、水务、气象、公安等19个市级部门46个已运行监测系统,涉及5大类2.18万个监测点位,覆盖水、电、气、暖等2000余公里管网,初步构建了“快速、节约、高效”的监测预警体系。

春季是森林火灾的高发期,西安市已将森林火灾风险普查成果融入到森林防火监测预警系统中,形成了“森林防灭火资源一张图”。在这张图上,起火点周围的扑火队伍、隔离带、瞭望台、应急物资库、取水点、检查站等资源信息一目了然,为灭火救援提供了快捷的信息支持和决策依据。

遇到突发事件可远程监控、指挥调度,快速反应处置;24小时在线监测全市水、电、气、暖等安全运行情况,实现自动预警……西安通过科技赋能,让守护城市安全“生命线”的能力越来越强。

建强基层力量,激发应急“活力”

较长时间以来,人手不足、专业性不强是基层应急队伍面临的两大痛点。《我国应急管理人才需求调研分析报告》(2022)显示,我国应急管理系统人才缺口约40多万人,工矿商贸行业应急管理人才缺口为200万左右,应急管理产业发展需求的人才缺口更大。基层应急管理专业人才匮乏已成为国家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最后一公里”的最大短板。

“每每遇到大震、巨灾及大规模疫情,基层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往往只经过简单培训便投入防救灾工作。”河南理工大学学术副校长金双根指出,应提高应急管理专技人员、专兼职应急救援力量、党员干部等应急队伍的业务能力。

“我国应急管理事业缺乏高水平人才,尤其缺少能够引领提升应急管理现代化水平的骨干力量。此外,具备综合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同样稀少。实际工作中,应急管理从业者往往需具备综合能力素质。”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汪明建议,大学在专业、学科建设中要多探索交叉专业与交叉学科领域。

“应急管理专业作为交叉性强、融合性高的新兴学科,需要考虑设置应急管理一级学科,并敢于取舍凝练出凸显学科标杆的二级学科,推动应急管理本科专业设置,增设硕士及博士点,形成独立、坚固的学科教育堡垒。”金双根就如何加强交叉学科体系建设提出建议。

我国应急管理类专业、学科发展时间不长,相关人才培养体系还在不断完善的路上。在这一过程中,应大力支持社会救援队伍发展,不断充实应急救援力量。

作为“枫桥经验”的发源地,浙江省诸暨市在基层应急管理领域积极引导孵化和培育发展社会应急救援力量,推动应急治理主体从政府一元向社会多元转变。2023年7月,台风“杜苏芮”逼近我国东南沿海。诸暨市社会应急救援队迅速行动,全力以赴投入到防台抗台第一线。7月27日,民间水利专业自治组织——诸暨湖畈水利会发动群众巡堤,浦阳江沿岸24个村的近万名群众走上堤坝巡查,发现13处安全隐患并及时进行处置。每当灾难来临,这些社会应急救援力量都冲锋在前。

民间救援队伍在诸暨逐渐发展起来离不开当地政府给的“底气”。结合实际,该市制定出台了《诸暨市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管理办法(试行)》,实现全市应急救援力量一盘棋、队伍管理一张网。建立应急救援共享装备库,财政购置应急救援装备,实现社会救援力量在应急演练、灾害救援等活动中共享共用。起草《关于培育支持社会应急救援力量发展的实施意见(试行)》,鼓励各级各部门将森林防灭火、应急宣传、应急技能培训等项目以购买服务形式,对社会应急力量加强造血功能。

为全面提升应急救援水平,强化应急管理队伍指挥处置能力,各地积极组织开展应急救援能力培训工作。2023年底,贵州省应急管理厅结合基层防灾能力提升国债项目启动应急救援“百千万”行动计划,推动重心下移、力量下沉、资源下倾,选派百名应急救援培训讲师赴千个乡镇,培训数万名基层应急救援队伍队员。在2023年8月18日黎平县肇兴镇肇兴村“梦幻肇兴”客栈火灾事故中,基层救援队伍从接警到赶赴事故现场仅用6分钟,并在30分钟内完成火灾扑救任务。

新华财经声明: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传播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