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经智库 > 大健康 > 正文

刘原先:以“一碗汤的距离”重塑中国式养老的家

新华财经|2025年10月31日
阅读量:

10月29日,2025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论坛暨成都老年健康发展年会在成都举办。成都艾特智造生活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原先在分享社区适老化改造实践经验时表示,应通过空间盘活、需求转化与资源整合三大路径,让更多中国家庭真正受益于“一碗汤的距离”,切实破解居家养老难题。

新华财经北京10月31日电(郭睿思)29日,2025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论坛暨成都老年健康发展年会在成都举办。来自“政产学研用”各领域的嘉宾齐聚一堂,共商银发经济发展新路径。在银发产业分论坛上,成都艾特智造生活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原先在演讲时指出,“一碗汤的距离”是适配中国家庭的理想养老模式。它既能保障子女与老人各自的独立生活空间,又能实现日常照料的及时响应,而社区正是承载这一模式落地的最佳载体。8d89970ba4e745f0a09346447a483fa8.png

图为成都艾特智造生活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原先发表演讲

“让社区像海绵,吸收专业养老资源;让服务如细水,浸润万户千家。”刘原先在分享社区适老化改造实践经验时表示,应通过空间盘活、需求转化与资源整合三大路径,让更多中国家庭真正受益于“一碗汤的距离”,切实破解居家养老难题。

一是做“空间魔术师”,唤醒社区沉睡资源。针对老旧社区中普遍存在的储藏室、长期空置房、边角零散空间等闲置资源,通过政府、物业、产权方三方协作建立租赁合作机制,实施专业适老化改造。具体包括消除室内高差、加装安全扶手、预留轮椅回转空间,配套防滑措施、安装智能感应夜灯、进行圆角处理等。改造后的空间可作为“嵌入式微型养老机构”,为失能、半失能老人提供日间照料与短期托养服务;也可作为“养老客厅”,满足社区老人用餐、社交、文化活动等需求;还可成为“亲情公寓”,拓展老人与子女的共同生活空间。

二是做“需求翻译官”,让适老化理念成为居家现实。适老设计的精髓在于将对老人生活习惯的理解与尊重融入每一个空间细节。从触手可及的起夜灯,到充满人情味的观景阳台,都是将医学、护理学专业标准,转化为有形的空间语言与温暖的生活场景,让设计真正服务于老年人的实际生活需求。

三是做“资源链接者”,创新养老文旅融合模式。通过联动社区适老空间与成都周边景区、特色民宿等资源,打造“旅居式疗养”新业态。一方面组织社区老人定期前往合作民宿开展康养旅居,在自然环境中颐养身心;另一方面吸引外地“候鸟式”老人短期入住社区公寓,让他们在旅居过程中深度体验成都的烟火气息与人文魅力。

据悉,2025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论坛暨成都老年健康发展年会由中国经济信息社、中国老龄产业协会主办,中国健康管理协会、中国康复辅助器具协会、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四川省医学会支持,中国经济信息社四川经济研究中心、成都银发经济产业联盟、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四川省分行承办。未来,成都将持续打造“银发经济论坛”IP,为全国银发经济发展提供“成都方案”“成都智慧”。

 

编辑:米敬雯

 

版权声明:未经新华财经书面授权许可,严禁任何个人或机构以任何形式复制、引用本文内容或观点。

免责声明:新华财经(中国金融信息网)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

传播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