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房地产 > 正文

机构:建立跨部门协调机制助力房地产建筑业碳中和

新华财经|2022年01月18日
阅读量:

建筑碳排放具有总量大、强度大、运行阶段占比高,间接碳排放占比高、责任主体分散等特点,且从建材生产和运输、建筑施工、建筑运行到建筑拆除,建筑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量涉及不同部门,需建立跨部门协作机制。

新华财经北京1月18日电(李倩倩)“双碳”目标下,建筑业发展正迎来新的机遇与挑战。在近日由友绿智库举办的的2021年房地产建筑业碳中和指数暨2021年度绿色地产发展报告发布会上,机构人士提出,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管理涉及不同部门,应建立跨部门协同机制,科学准确计算碳排放量,明确建筑领域碳排放总量和减排责任划分,推动建筑领域碳交易市场建立,助力城乡建设绿色发展。

“目前,我国房地产建筑业碳中和尚处于起步阶段。”北京柠檬树绿色建筑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黄俊鹏认为,建筑碳排放具有总量大、强度大、运行阶段占比高,间接碳排放占比高、责任主体分散等特点,且从建材生产和运输、建筑施工、建筑运行到建筑拆除,建筑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量涉及不同部门,需建立跨部门协作机制,明确碳排放总量和减排责任划分,进而建立建筑行业碳交易制度及考核标准。

友绿智库分析师认为,房地产建筑业的碳中和需要从政策完善、标准统一、技术升级、市场健全、企业管理提升等五方面共同发力。具体而言,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碳中和政策完备度尚需提升,减排责任主体有待确定体;标准完备度不足,碳排放核算方法、信息披露、抵消机制相关标准亟待统一;技术成熟度不高,缺乏权威的公共建筑碳排放计算平台,部分材料缺少碳排放因子;市场健全度待提升,建筑运行阶段碳市场交易机制亟待建立;企业碳管理能力不足,尚待进一步提高碳管理水平。

黄俊鹏认为,不同功能的建筑由于运营主体和用能方式不同,实现碳中和的方式和路径也不同。住宅建筑运营的主体是家庭,需要通过城市和社区层面的碳普惠行动推动家庭碳中和。而公共建筑、商业建筑运营的主体是企业或机构,需要通过节能减排改造、碳抵消等方式推动碳中和。他认为,企业(机构)应成为建筑碳中和的责任主体。当前需要加快建立建筑运维端碳交易市场体系,制定房地产建筑企业碳排放核查、披露、抵消与评价等相关的行业标准,建设适合房地产建筑企业的碳管理平台。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计量和统计企业碳排放量的基础,科学准确计算建筑碳排放量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一环,有助于明确建筑碳排放主体、合理分配建筑减排责任,也是建筑领域开展碳交易的基础。

“十四五”期间,绿色将成为房地产和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底色”。建设高品质绿色建筑是推动城乡建设绿色发展的必然要求。2021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动城乡建设绿色发展的意见》提出,加强财政、金融、规划、建设等政策支持,推动高质量绿色建筑规模化发展,大力推广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建筑,发展零碳建筑。友绿智库认为,在“双碳”目标下,政策层面对于绿色低碳建筑的支持力度还将进一步加大。(完)


编辑:徐珊珊


版权声明:未经新华财经书面授权许可,严禁任何个人或机构以任何形式复制、引用本文内容或观点。

免责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

新华财经声明: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传播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