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经智库 > 房地产 > 正文

鞠德东:四方面探索展现陕西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新气象

新华财经|2022年06月29日
阅读量:

中规院名城所所长鞠德东表示,陕西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在陕西历史文化价值主题的细化分类、充实补足保护传承名录以及对历史地段的摸排方面均有不少亮点,在省域统筹和协调方面也进行了机制创新。

新华财经北京6月29日电(丁正威)2022年是国务院公布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40周年。近年来,陕西省积极开展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研究工作,目前已初步具备涵盖丰富要素类型、多元文化价值的保护体系,为做好全国体系中的陕西支撑贡献了经验。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名城所所长鞠德东表示,陕西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的编制,对接了全国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的技术要求,在陕西历史文化价值主题的细化分类、充实补足保护传承名录以及对历史地段的摸排方面均有不少亮点,在省域统筹和协调方面也予以机制创新。

2021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意见》(下称《意见》)提出,到2025年,多层级多要素的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初步构建。鞠德东认为,陕西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成效显著,保护传承体系的编制充分衔接了全国历史文化保护体系的技术要求,构建了完整框架,并在四个方面进行了有效探索。

第一,陕西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从政治、经济、社会、科技、文化等五大价值类别,按照历史阶段的时间脉络,对陕西历史文化的价值和主题进行了细化。其中,每个价值类别包括15个价值主题,每个价值主题又进一步细化为若干个分价值特征,把如何讲好陕西故事梳理得非常清楚、全面和丰富。

第二,按照《意见》对城乡历史文化遗产应保尽保的要求,充实补足了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名录。陕西比较全面、系统地整理了省内各类历史文化遗产,通过普查、找缺口和补短板,将承载价值的重要载体纳入名录,形成了“一图一表”,即历史文化遗产分布总图和名录列表,做到了空间全覆盖。

第三,对历史地段进行了初步摸排。历史地段在《意见》中被正式确定保护对象,目前其确认标准还在研究,尚未明确出台。陕西在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中预先做了一些探索和调研,提出了一些历史地段作为预备名单,形成了潜在名录。当历史地段标准出台时,对应标准做校核后,陕西就能率先公布省级历史地段名录。

第四,探索省域统筹和协调的机制创新。过去历史文化的保护传承往往以点状的名城、名镇、名村等为主,省级层面统筹性还不强。《意见》提出要建立省级保护传承体系,以达到上下传导、加强协调的目的。陕西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做了相应探索,对省内各类遗存进行系统梳理,就保护传承工作如何与相关部门协同、如何分解落实到各个市县,均提出了明确要求,实现了全省一盘棋,在保护传承上形成合力。

鞠德东认为,通过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的建构,陕西省为下一步工作开展打下了良好基础,未来可在全省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规划的指导下,针对新发展阶段城乡建设中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新趋势、新要求,主要围绕以下两方面进一步推进相关工作:第一,作为文化大省,陕西地域文化多样,关中、陕北、陕南各有特色,建议进一步对各文化分区进行细化,考虑各分区基础条件,明确各分区特色,以便更有针对性地开展保护传承工作。第二,突出黄河文化内涵。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大背景下,加强黄河沿线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传承,强化和凸显陕西历史文化的黄河故事,建立陕西省黄河历史文化名录和基础数据库。

此次访谈是主题为“传承•创新•发展——新发展阶段陕西省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实践与展望”的权威专家访谈活动之一。该活动由中国经济信息社与陕西省住建厅联合策划。



编辑:何燕燕


版权声明:未经新华财经书面授权许可,严禁任何个人或机构以任何形式复制、引用本文内容或观点。

免责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

新华财经声明: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传播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