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关注居民住房问题 城市住房可支付指数研究成果发布
住房可支付指数可作为住房市场、经济和社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晴雨表和指示器,发布城市住房可支付指数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政策价值和现实意义。
新华财经北京1月6日电(李倩倩)近日,中国城市住房可支付指数发布暨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与会专家指出,住房可支付问题不仅关系民生保障,对经济发展和金融风险化解也具有参考意义,期待未来相关研究成果为房地产政策制定和实施提供参考。
住房可支付性是衡量城市宜居性的重要表征指标。据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城市与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况伟大介绍,从学术界来看,世界各国对住房可支付性的研究,重点在于关注中等收入者能否买得起房和租得起房的问题。
况伟大发布了2010-2023年中国135城市住房可支付指数研究成果,这是该研究团队第七次发布中国城市住房可支付指数。结合数据指标表现,其研究建议,出台有效住房政策合理引导形成理性预期,稳定房价预期,重点解决一线城市部分中等收入群体房价不可支付问题;关注三线城市中等收入者房租支付困难问题,合理估算和供给租赁型住房保障的规模;发达地区城市群应统一制定城市群住房政策,形成城市群住房统一大市场,解决城市群房价可支付性不平等问题;提高住房可支付性,特别是提高租户的房租可支付性,降低地方政府住房保障压力。
专家指出,住房可支付指数可作为住房市场、经济和社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晴雨表和指示器,发布城市住房可支付指数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政策价值和现实意义,希望未来进一步完善中国城市住房可支付指数的研究方法体系,为房地产市场政策有效实施提供基础数据支撑和新的评测指标。
编辑:冯蕊
版权声明:未经新华财经书面授权许可,严禁任何个人或机构以任何形式复制、引用本文内容或观点。
免责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