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学研共同探讨AI赋能建筑业发展新模式
16日至17日,中国数字建筑大会系列活动在北京召开。专家学者、行业组织负责人、企业代表共同探讨人工智能在建筑业全产业链核心场景应用、推动AI技术与建筑业精细化管理深度融合等热点议题,致力推进中国数字建筑高质量发展。
新华财经北京5月19日电(何燕燕、万令轩)5月16日至17日,以“AI+精细化管理 构建建设行业发展新模式”为主题的中国数字建筑大会系列活动在北京召开。诸多专家学者、行业组织负责人、企业代表与会,共同探讨人工智能在建筑业全产业链核心场景应用、推动AI技术与建筑业精细化管理深度融合等热点议题,致力于加快培育建筑业新质生产力,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构建建筑业发展新模式。
“建筑业正历经从‘钢筋水泥’到‘虚实共生’的深刻变革,‘AI+精细化管理’为传统建筑业注入了新活力。”中国服务贸易协会会长张伟在致辞中表示,作为连接政府、企业与国际市场的桥梁,中国服务贸易协会愿为行业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构建“AI+标准”全球互认体系、打造数字服务贸易基础设施、培育“技术+服务”复合型人才等多方面支持。
十二届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蓝迪国际智库专家委员会主席赵白鸽致辞(蓝迪国际智库供图)
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蓝迪国际智库专家委员会主席赵白鸽看来,建筑业数字化已成为时代主流和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构成部分。当前,应思考如何以人工智能为主体,推动建筑业新发展。她强调,构建“AI+精细化管理”新模式,本质是发现资源、组织资源、利用资源的实践过程,要构建项目层(PRP)、企业层(ERP)、集团层(GRP)三位一体的管理系统,创造建筑产业互联网新业态,改变建筑产业商业模式,打造开放互联的数字建筑产业生态。蓝迪国际智库作为新型应用型智库,持续关注产业数字化发展,助力数字建筑产业链头部企业,共同推进中国数字建筑高质量发展。
重庆市原市长黄奇帆在作主旨报告中指出,未来建筑业不仅要依靠上中下游产业链集群来发展,更要依靠以建筑业加生产性服务业产业链集群为内涵的产业互联网体系。他认为,生产性服务业是GDP的重要增长极,是独角兽企业的重要增长极,是高端产品、高附加值的基础,也是服务贸易的基础。
中国工程院院士、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孟建民分享了其牵头创建的“人工智能建筑设计与城市建设研究院”的相关情况。他表示,当前研究院主要推动三方面工作:一是汇集行业数据,支撑深圳市智慧城市建设;二是集成建筑全过程设计中的AI辅助工具,形成新的设计生态;三是借助AI重塑建筑设计行业传统业务流程,助力传统设计企业转型升级。
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袁正刚作主旨报告(蓝迪国际智库供图)
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袁正刚认为,用产业AI打造“好房子”,是建筑业发展新模式。作为践行者,广联达推动产业AI从岗位、项目、企业到产业四级体系全面落地,形成系统性应用闭环。
北方绿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第四建筑公司也在活动中分别就BIM技术突破与塔吊精细化管理实践进行了案例分享,为产业AI落地提供实践参考。
华为云副总裁、战略与产业发展部总裁黄瑾围绕建筑业发展趋势、人工智能对建筑业影响以及华为云的创新实践展开分享。据介绍,华为云通过“云+AI”赋能建筑产业智能化升级,助力建造“好房子”。
本次活动由中国建设报社、蓝迪国际智库、国家数字建造技术创新中心、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主办,致力于通过搭建多维度高端合作交流平台,为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数字化动能。
编辑:刘澄钰
版权声明:未经新华财经书面授权许可,严禁任何个人或机构以任何形式复制、引用本文内容或观点。
免责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