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经智库 > 钢铁 > 正文

传递市场信心 沪市钢铁公司纷纷召开三季度业绩说明会

中国证券报|2022年11月21日
阅读量:

近期,上交所钢铁行业公司纷纷以视频、图文形式举办业绩说明会,就行业动态、公司经营、发展战略、资本运作等情况与投资者沟通交流,不断释放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动能、新价值。

新华财经北京11月21日电(记者黄一灵)近期,上交所钢铁行业公司纷纷以视频、图文形式举办业绩说明会,就行业动态、公司经营、发展战略、资本运作等情况与投资者沟通交流,不断释放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动能、新价值。

业内人士认为,钢铁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是建设现代化强国的重要支撑,是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领域。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钢铁行业一方面坚决淘汰落后产能、推动技术创新,另一方面坚持创新绿色发展,推动行业集约、集聚、绿色发展,重新焕发生机。

直面行业困境

2022年前三季度,钢铁行业运行总体呈下行态势。在业绩承压的情况下,市场对钢铁行业的经营情况及后续发展战略颇为关注,成为多家公司业绩说明会上的重点问题。

在被问到在行业下行周期中,如何保证竞争力时,马钢股份表示,公司将积极应对市场不利形势,以“对内产品迭代升级、产业链延伸,对外开疆拓土和国际化经营”为方向,依托在特钢、轮轴、长材、板带领域形成的品牌优势,推行产销研一体化模式,加强与上下游产业链战略合作,构建绿色精品智慧钢铁供应链,以卓越的产品和优质的服务为客户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在为客户创造价值、为社会产生效益中实现共赢。

宝钢股份表示,今年的降本增效工作,跟往年相比,突破最大的是“经济料”替代“精致料”,通过用料结构的优化,达到降本的目的。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根据原料的价差进行测算、调整,达到最大的降本效果。

山东钢铁表示,面对困难与挑战,山东钢铁以打造绿色智能高端高效发展新标杆为目标,努力提升公司核心竞争优势。例如,公司以国内领先的智能制造指数评价标准为指引,促进济南钢城、日照沿海两基地实现智能化水平提升,助推企业数字化转型和高质量发展。

探索绿色发展

面对产能产量“双限”以及能耗“双控”带来的一系列挑战,沪市钢铁行业上市公司在“双碳”目标引领下,积极探索转型升级、逐步踏上绿色发展道路。

宝钢股份表示,公司湛江钢铁氢基竖炉项目,目前正处在桩基施工末期,并进入钢结构安装。湛江氢基竖炉项目兼具了研究和生产的双重功能,一方面公司通过这一试验平台,研究开发富氢、全氢冶金工艺,为公司实现碳中和目标提供技术支撑,另一方面,公司利用此生产平台,研发汽车板、电工钢等中高端低碳排放产品,从而满足全球客户对低碳排放产品的迫切需求。

南钢股份表示,在“绿色低碳”方面,公司已完成有组织部分超低排放改造、清洁运输部分超低排放改造,制定“碳十条”;持续研发超低温用镍系钢、氢能源用钢等低碳绿色产品来减少碳排放。在ESG表现上,公司主动参照标准,披露了首份《可持续发展报告》;获得国内钢铁行业首张SA8000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包钢股份董事长刘振刚表示,近年来,包钢作为钢铁行业第三家、内蒙古自治区首家发布“双碳”宣言;在低碳技术、碳汇交易、碳金融等领域,陆续实现引领性突破;成立低碳氢冶金研究所,开展低碳冶金和绿色能源应用技术研究,探索发展碳捕获、利用和存储技术;携手岳阳林纸、亿利集团共同开展碳汇、碳资产交易;大力开展清洁化运输,成为内蒙古首家完成清洁化运输超低排放改造的钢铁企业。

创新打造钢企“硬实力”

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引领下,钢铁行业在创新体系建设、核心技术攻关和加速成果转化等方面下大力气、下真功夫,高科技人才不断涌现,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一批全球首发的高端钢、精品钢横空出世。

当被投资者问到有哪些技术突破时,马钢股份详细梳理今年以来公司的各项成果。1-9月份公司累计首发产品认定6项,其中全球首发1项、国内首发5项。

刘振刚表示,今年以来,包钢股份加大研发投入,预计全年研发投入29.3亿元,研发投入强度达到3.5%。公司持续开展稀土钢技术攻关及产品开发,2022年1-9月,包钢股份生产稀土耐磨钢、稀土耐候桥梁钢、稀土汽车大梁钢、稀土耐候管、稀土耐腐蚀钢轨等重点稀土钢产品,预计全年稀土钢产量突破100万吨。

在介绍公司高端产品时,南钢股份表示,当前国际能源供应紧张,后期随着供暖季的全面来临,预计2022年四季度国内LNG市场或呈现走高态势。储罐储存是LNG储存的主要方式,公司超低温用镍系钢产品是建造LNG储运设施的关键低温材料,国内市场占有率居前,应用在陕西燃气、中石化龙口LNG储罐、芜湖LNG储罐等国内重点项目,超低温用9%Ni钢获得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并应用于国内知名船厂2艘7600PCTC燃料罐;开发页岩气压裂泵用钢管汇钢,并实现供货。(完)


编辑:杨丽


版权声明:未经新华财经书面授权许可,严禁任何个人或机构以任何形式复制、引用本文内容或观点。

免责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

新华财经声明: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传播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