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酒国际化发展论坛聚智聚力 为中国白酒国际化贡献“清香力量”
10月25日,“清香汾 国际香”汾酒国际化发展论坛在北京举行。论坛汇聚文化、商贸、消费等领域顶尖专家力量,输出精彩纷呈、富有价值的思想与观点,助力中国白酒紧跟时代脉搏,抢抓国际化发展机遇,与世界共享“清香汾 国际香”。
当前,“一带一路”倡议彰显蓬勃全球影响力,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10月25日,“清香汾 国际香”汾酒国际化发展论坛在北京举行。论坛汇聚文化、商贸、消费等领域顶尖专家,输出精彩纷呈、富有价值的思想与观点,助力中国白酒紧跟时代脉搏,抢抓国际化发展机遇,与世界共享“清香汾 国际香”。
图为汾酒国际化发展论坛现场
中宣部原副部长、中国文联原党组书记、书记处书记、第十一届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胡振民,商务部原副部长张志刚,原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原文化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原党组书记、局长励小捷,汾酒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袁清茂,新华社总经理室总经理田舒斌,新华社山西分社社长、分党组书记赵东辉,新华社品牌工作办公室专职副主任宗焕平,汾酒集团党委专职副书记、副董事长李振寰,中国酒业协会秘书长何勇,汾酒销售公司党委书记、执行董事、总经理张永踊,中国国际商会双边合作部副部长徐金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副所长项安波,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复旦大学国土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主任、教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活态遗产与社区发展教席首席专家、东亚文化遗产保护学会会长杜晓帆,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韩北忠,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消费组组长、食品饮料和商贸零售首席分析师訾猛等嘉宾出席论坛。中国经济信息社副总裁梁智勇主持会议。
“当前中国民族品牌出海依然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各方凝聚共识,携手共进,让世界了解中国品牌,让中国品牌走向世界。”田舒斌为推动中国白酒如何更好地“走出去”分享了三点建议,他表示,中国白酒国际化应当是高层次的国际化,在国际高端市场占领产业链高地;中国白酒国际化应当是人员机构、产品风格、经销渠道、营销传播等多维度的国际化;中国白酒国际化应当是广泛触达国际市场、渗透国际主流市场的宽领域国际化。
图为新华社总经理室总经理田舒斌致辞
“面对全球经济一体化新的机遇与挑战,国际化依然是我们必然的选择。”李振寰表达了汾酒推动中国白酒国际化的决心,回顾了汾酒自民国时期被带到了马来西亚、1915年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获得了象征最高荣誉的甲等大奖章等国际化发展的历史性荣耀时刻,介绍了当下以“1+4”体系推进国际化发展的稳健步伐。他表示,“拥有百年国际名酒史的汾酒,在国际化方面依然充满着丰沛的活力,正在以更多元的方式与国际接轨,将触角伸向全世界。”
图为汾酒集团党委专职副书记、副董事长李振寰致辞
对于中国白酒国际化方向,张志刚建议可从国际化与内需协调发展方向发力。他指出,要从克服关税壁垒、关照饮酒习惯、尊重外国传统文化、保持自身特色、借助外国酒类营销渠道、由“近”及“远”发展、注重质量诚信、坚持创新发展等8个方面“求索”,让“汾酒香世界,百花园中共清香。”
图为商务部原副部长张志刚发言
“酒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白酒走向国际的重要历史文化资源。”周和平表示,在白酒国际化势在必行的当下,要从文化角度入手推进:通过申请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进一步扩大中国酒文化在世界的影响力;以文化国际化让世界了解中国酒,用科技的语言展示白酒深刻内涵等方式讲好中国故事;在本真传承的基础上进行风味及销售创新,加快白酒文化遗产的“双创”进度。
图为原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发言
励小捷则在对比中国酒文化和世界酒文化的异同后指出,汾酒国际化需要文化引领,紧密结合中国酒文化“走出去”,相向而行,相得益彰。
图为原文化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原党组书记、局长励小捷发言
专家认为,面对经济全球化和市场多元化的挑战,酒业也必须紧跟时代潮流,推进国际化发展,参与到国际市场的竞争中。
图为主持人中国经济信息社副总裁梁智勇
何勇指出,清香复兴及白酒国际化发展需要从多个关键点入手——文化是国际化进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推动力,国际化风味的消费表达非常重要,高品质的标准互认是国际化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紧抓新消费时代趋势重塑消费者的认知和需求,将汾酒推向全球舞台,为中国白酒在世界烈酒版图中开疆辟土。
图为中国酒业协会秘书长何勇发言
项安波从科技与艺术、文化与产业、产品与人性相结合等角度对汾酒构思国际化战略提出了建议。他指出,汾酒国际化不仅要在产品品质上取胜,也要重视产品载体及传播媒介的外观观赏性、交互界面虚实度等内容,实现科技与艺术结合;要通过文化认同来促进产品认同,同时也要迎合高端新市场需求;要追求白酒与人性的通感、怡情、共理、同心、会意,实现文化价值和商业价值的有机统一。
图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副所长项安波发言
白明分析了汾酒国际化的“三个定位”和“三个突破”,即需明晰白酒在酒类中的定位、清香型酒在中国的白酒中的定位、中国白酒在世界上的定位,要突破华人圈、要“软硬”兼施突破国际市场、要打造商品属性、健康属性、人文属性。
图为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发言
“提升白酒品牌的国际化形象,核心是价值认同和价值传递。”杜晓帆表示,当前国际化市场潜力巨大,中国名酒企业在历经几十年国际化路径摸索后,到了重新确立白酒国际化路线的新时刻。目前跨文化、标准、法律是摆在国际化之路上的重重障碍,建议从价值研究与共同申遗,开拓东亚、东北亚、东南亚白酒市场与文化圈,构筑中国传统文化推动国际传播与建设等方面入手,同时借鉴日本和韩国先进经验,以文化为切口“走出去”,传播“中国白酒文化共同体”承载的历史内涵与文化价值,让世界对白酒产生更多的价值认同。
图为复旦大学国土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主任、教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活态遗产与社区发展教席首席专家、东亚文化遗产保护学会会长杜晓帆发言
“科技支撑,是汾酒及白酒走向世界的保证。”韩北忠表示,白酒进军国际市场,需要科技的创新、科研人员的加入来共同推动,建议强化科技的赋能作用,用科学的、国际化的语言传播白酒文化、讲述白酒故事,同时培养国际化的人才,助力中国白酒国际市场繁荣发展。
图为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韩北忠发言
訾猛表示,随着中国文化逐渐向外输出,白酒作为情感类的消费品,品牌价值、文化价值是“走出去”的关键。他建议,要借用产区、年份等国际化的表达方式,疏通白酒国际流通体系,同时力争在年轻人群、海外华人等人群取得突破,提升汾酒等中国民族品牌情感类消费品的价值,找到“坚定文化自信、输出白酒文化”的抓手。
图为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消费组组长、食品饮料和商贸零售首席分析师訾猛发言
本次论坛由汾酒集团与新华社品牌工作办公室主办,中国经济信息社承办。当前,随着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进入新阶段,中国白酒国际化进程也迎来了新机遇、新起点,汾酒作为清香型白酒龙头,将继续以开放的心态、包容的胸怀,加强国际化发展,讲好中国故事,与中国白酒一同走向世界。(冯明园 李耀威)
编辑:徐丹宁
版权声明:未经新华财经书面授权许可,严禁任何个人或机构以任何形式复制、引用本文内容或观点。
免责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