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经智库 > 酒业 > 正文

国台国标(2019年酿造)将于3·15上市发布

新华财经|2024年03月12日
阅读量:

从2017年开始,国台每年3月15日都会发布新酿造年份的国台国标酒,今年已是第八年。作为满五年真实年份酱酒的代表性产品,国台国标酒已经成为年销售额数十亿元、品牌价值超千亿元的超级品牌。

每年3月15日,商品品质和消费者权益都是焦点话题。企业选择在这一天发布新品,更凸显出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和对产品品质的自信。

在白酒行业,就有一家企业连续多年选择在3·15国际消费者权益保护日发布新品。从2017年开始,国台每年3月15日都会发布新酿造年份的国台国标酒,今年已是第八年。作为满五年真实年份酱酒的代表性产品,国台国标酒已经成为年销售额数十亿元、品牌价值超千亿元的超级品牌。

cea8be3bcb4c4315b18073737deed8f6.png

八年坚守 国台国标酒成为真实年份酒代表产品

在国台消费者的心里,每一年国台国标酒上市发布会都非常值得期待。

一方面,在贵阳主会场,众多大咖级白酒专家将汇聚一堂,以公开、公正、严苛的流程,共同对国台国标酒进行品评鉴定;另一方面,国台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多个分会场,同步举办真实年份酒品鉴节,让全国各地的白酒爱好者、酱酒爱好者们有机会一同参与,开启真实年份酒消费的热潮。活动规格之高、规模之大,在整个业内都十分鲜见。

这让国台国标酒的真实年份具有相当的公信力,也激励着国台国标酒多年来不断提升品质,满足消费者口感的变化和对品质的更高要求。

国台国标酒真实年份酿造完善了专门的内控准则——国台国标酒的黄金法则,即主体基酒超过5年,加上更多优质基酒,让每瓶国台国标酒都是满五年的真实年份酒,同时严格遵循“1年精酿、3年陶藏、1年涵养,5年方成”的酿造过程,让消费者清清楚楚喝到真实年份的品质好酒。

时间是最好的酿酒师,从时间里走出的国台国标酒,得到了专家的高度赞评。2023年,众多大咖级白酒专家对国台国标(2018年酿造)进行品评鉴定,其卓越品质得到了专家组的一致肯定:微黄透明、酱香突出、复合香舒适、醇柔谐调、爽净悠长、空杯留香持久、大曲酱香型白酒风格典型。

国台国标酒凭借着年份之真、风味之优,成为很多酒友口中真实年份酒的代表产品。

据了解,本次国台国标(2019年酿造)的包装再次进行了升级设计,进一步突出“茅台镇第二大酿酒企业”产区地位,并在细节部分做出相应优化。

目前,白酒行业的品牌集中度越来越高,在酱酒品类中茅台镇核心产区的优势日益凸显。国台酒作为政府授牌的茅台镇第二大酿酒企业,产区优势将成为消费者选择国台国标酒的重要理由。

879f0c28c0ec4b3fa29afb6357cb8ae5.png

31城联动 国台链接更多终端和消费者

国台国标酒上市发布会,不仅是一款好酒的呈现,更是一系列酱香美酒的时光之旅。届时还将同步举行第三届“挑战舌尖·品味时间——国台国标真实年份酒品鉴节”。

通过主分会场联合、31个城市联动,来自全国各地的国粉品鉴官将通过品鉴2012年到2019年八个不同酿造年份的国台国标酒,让味蕾与美酒充分交融、碰撞,深度感受时间赋予的陈香与醇厚。

通过3·15品鉴节盲品挑战赛的胜出者,还将有机会在下一年3月15日前往主会场授牌、领奖,并受邀参加9·19国粉节。据了解,今年的主会场现场便邀请了2023年3·15品鉴节一等奖的获得者,将在贵阳主会场授予其“国台国标真实年份七星品鉴官”的证书和奖励。

如何精准地品鉴出不同年份的国台国标酒?这其中有怎样的区别?旺盛副食经营部王海豪先生表示:“国台国标是国台的标准酒,更是标准的真实年份酒,正因为其年份的真实,才能够最大化发挥酱香型白酒年份储藏的优势,让不同酿造年份的的国台国标酒具有相当的口感差异。具体而言,就是随着年份的递增,酒体的醇厚度和陈香感也会逐渐增强”。

王海豪还表示,国台国标具有基因好、口感好、体感好、健康感好的四重品饮价值,根据酿造年份的不同,年份越早价值越高,会有不等的价值递增,造就了它独特的收藏价值、礼赠价值、增值价值,因此在终端具有很好的口碑和销量。

f9582267a3584be597d5cce3b87708ef.png

国台酒以通为道,提出“酒通自然、酒通政和、酒通友情、酒通身心”的品牌文化,让终端商、消费者共同参与,不断扩大朋友圈。

国台酒在终端的表现也越来越优秀。数据显示,2023年,国台酒参与婚宴寿宴升学宴等各类宴席高达6万场、96.5万桌,影响了960多万消费者。在有些区域,国台国标酒成为中高端宴席用酒前列品牌甚至首选品牌。

国台领航真年份,打造中国新名酒。国台酒的真诚、国台国标酒的真实品质正在打动更多终端消费者,让国台国标酒成为酱香型白酒中的代表性产品。

本次国台的活动还有哪些亮眼之处?3月15日,敬请期待。

 

编辑:徐丹宁

 

版权声明:未经新华财经书面授权许可,严禁任何个人或机构以任何形式复制、引用本文内容或观点。

免责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

新华财经声明: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传播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