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能集团高质量发展调研行】勇担能源安全职责使命 浙能集团奋战保供“潮头浪尖”
浙能集团聚焦高质量能源保供和高质量绿色转型,以有力的能源保供助力浙江省“勇当先行者、谱写新篇章”。
编者按:近年来,浙江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在能源高质量发展战略引领下,聚焦高质量能源保供和高质量绿色转型,不断增强核心功能、提高核心竞争力,勇当浙江省新型能源体系建设先行者。即日起,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推出浙能集团高质量发展主题系列报道,敬请垂注!
新华财经北京12月30日电(董时珊、张琼)浙江省能源资源禀赋先天不足,能源需求却高速增长。浙江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浙能集团”)聚焦高质量能源保供和高质量绿色转型,2024年1-11月,浙能集团累计发电1816亿千瓦时,供应省内电厂电煤5899万吨,供应天然气100亿立方米,以有力的能源保供助力浙江省“勇当先行者、谱写新篇章”。
“顶峰+调峰”诠释煤电“新定位”
电力是经济强省浙江的发展引擎,也是浙能集团履行主责的重要抓手。浙能集团持续以更加有力、绿色、高效、灵活的电力生产,为浙江经济发展注入不竭动力。
2024年夏天,长时间、高强度、大范围的极端高温天气让浙江省能源保供经历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全省全社会最高用电负荷七创历史新高,最大超过1.23亿千瓦。浙能集团奋力“迎峰而上”,重大能源项目按期并网发电,为全省电力安全保障、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2024年8月3日,浙能集团单日发电量达7.487亿千瓦时,日供应煤炭量超23万吨,均实现历史性突破。其中,嘉兴发电厂作为浙江省内最大的火力发电厂,2024年迎峰度夏期间累计46天单日发电量破1亿千瓦时,发挥了保供骨干作用。
图为浙能六横电厂二期工程两台100万千瓦超超临界燃煤机组顺利投产
清洁高效生产是浙能集团电力发展一直的追寻。2024年实现“双投”的浙能六横电厂二期工程标志着浙能煤电清洁利用再上新台阶。该工程3号机组是浙江省百万级火电机组首次应用二次再热技术,实现了更高的燃料利用效率。
当前,浙江能源结构正悄然变化,新型电力系统中新能源渗透率持续增加,给电力系统平稳运行提出了更高要求。煤电机组的定位也在变化,不仅要做能顶峰的“压舱石”,还要做能调峰的“调节器”。浙能集团持续提升煤电可靠性和深度调峰能力,有力支撑浙江新型能源体系建设。2024年投产的浙能六横电厂二期两台机组可实现20%的最低稳定运行负荷能力,与传统百万机组深度调峰最低负荷率40%相比,可消纳更多新能源。
采储运检销一体化打造煤炭“全面手”
在浙江舟山六横岛的煤炭中转码头,大型抓斗卸载的进口煤炭通过传送带不断送入堆场,等待被运往浙江沿海各大电厂。这是华东地区最大的煤炭储备、配煤及中转码头,可保障浙能集团乃至浙江地区的电煤安全。
图为浙能集团采购的进口煤正在舟山六横港抢装
浙能集团煤炭及运输分公司党委副书记赵阳表示,浙能集团煤炭板块打造集采储运检销功能于一身的“全面手”,以更强的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为电力保供夯实基底。
一是前端保资源丰富。该公司通过长协合作、投资参股等方式落实煤炭资源,供货渠道覆盖国内主要煤炭产地和海外多个市场;二是中端保运力丰沛,旗下宁波海运拥有船舶31艘,总运力规模达152.9万载重吨;三是末端保优质供应,用足、用好、用活省内外中转港口,以“高价低库存、低价高库存”策略平抑价格波动,同时利用进口高热值优质煤与国内低热值煤的科学配煤,在满足电厂需求的同时实现煤炭掺配的增益。
浙江浙能港口运营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党总支书记戴智勇说:“除保障浙能集团旗下电厂用煤,在台风侵袭、迎峰度夏、迎峰度冬等关键时期,我们还充分利用舟山六横码头的近程急供优势为周边其他电厂储备、发送动力煤,助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保供。”
当前“迎峰度冬”大幕已经开启,浙能集团继续狠抓资源采购,努力提高国内煤炭长协供应商的兑现量和兑现热值,并充分利用进口资源,适时加大现货资源尤其是高热值煤炭资源的采购力度,力求“保量提质降价”。同时,浙能集团煤炭板块持续优化三级运力保供体系,精细化调配运力,持续做好“北煤南运、南煤北运”工作,为电厂提供量体裁衣、保量保质的“煤粮”,以浙能力量守护万家温暖。
多元产业协同打出能源保供“组合拳”
“双碳”目标下,浙能集团正发挥多元能源优势,打出保供“组合拳”。
“作为长三角地区最具经济活力的省份之一,浙江省的天然气市场增长潜能是不容置疑的。”浙江浙能六横液化天然气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郝君第说,正在建设的六横液化天然气(LNG)接收站设计年接卸规模为600万吨,将助力浙江省及周边区域居民企业“用得上气、用得起气”。
从不断丰富资源池,到推动LNG接收站等基础设施建设,再到补齐销售渠道短板,全产业链协同是浙能集团天然气发展的核心和优势所在。在2024年迎峰度夏期间,面对浙江省发电用气不足的考验,浙能集团依托全产业链优势,实现增供500万-600万立方米/日天然气,充分发挥了兜底保供作用。
位于杭州湾口的舟山大洋山岛交通能源供给匮乏,随着浙江省石油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浙江石油”)舟山大洋山综合供能站建成投运,岛上居民就此告别“加完油再上岛”的历史。近年来,浙能集团围绕石油储运、石油贸易和销售、燃料油加工加注三大体系,构建了油品全产业链。目前,浙江石油在浙江省已投运综合供能站250余座,67%的站点坐落于乡村和海岛。一座座蓝白相间的浙江石油站点,成为“浙”里共富路上的靓丽风景。
图为浙江石油图影综合供能服务站
能源保供征程中需要不断凝聚新智慧。浙能集团牵头组建的白马湖实验室紧密围绕产业场景,开展海上能源综合开发利用相关的重点研究课题,并聚焦太阳能、氢能与储能、能源清洁低碳利用等方向开展战略导向的基础研究和市场导向的应用研究,为浙江省能源保供探寻关键绿色增量。
编辑:江宇娟
版权声明:未经新华财经书面授权许可,严禁任何个人或机构以任何形式复制、引用本文内容或观点。
免责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