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经智库 > 能源 > 正文

首批“华阳造”钠电储能直流舱下线

新华财经|2025年03月31日
阅读量:

近日,由山西华钠芯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第一批8台“华阳造”钠电储能直流舱成功下线,并已具备交付条件,这标志着华钠芯能“电芯-Pack-集成”生产链条全部打通,进一步提升了企业自主创新力和市场竞争力。

近日,由山西华阳集团旗下子公司山西华钠芯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华钠芯能”)生产的第一批8台“华阳造”钠电储能直流舱成功下线,并已具备交付条件。“华阳造”钠电储能直流舱由集成Pack电池、消防系统、温控系统、电池管理系统等构成,单舱容量2.13兆瓦时。储能直流舱是“华阳造”钠电煤矿应急电源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整体价值占应急电源系统的70%左右。此次储能直流舱的成功下线,标志着华钠芯能“电芯-Pack-集成”生产链条全部打通,进一步提升了企业自主创新力和市场竞争力。

华阳电池1.png

图为华钠芯能第一批下线的储能直流舱

去年以来,华钠芯能持续攻坚钠电煤矿应急电源核心系统,建设储能集成车间。该公司在相关技术突破、工艺提升方面持续发力,获得了关于钠电煤矿应急电源系统的9项软件著作权,逐步掌握了直流舱自主生产能力,提升了能量管理系统控制能力,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提高了对钠电煤矿应急电源质量、交期、设备调试等方面的管控。

“目前,我们已经能够自主生产直流舱,预计今年下半年生产能力将逐步提升,届时将初步建成年产1吉瓦时直流电池舱的储能集成车间。”华钠芯能储能小组负责人穆晶昕说。

华阳电池2.png

图为华钠芯能储能集成车间检查电池簇内通讯线束连接情况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促进新动能积厚成势、传统动能焕新升级。华阳集团始终高度重视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采用国际国内先进技术,不断优化应急电源性能,并加快产品规模化建设,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擦亮“华阳造”品牌,进一步提升钠电煤矿应急电源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

下一步,华钠芯能将持续拓展钠电煤矿应急电源市场。“我们将在完善直流舱生产制造的基础上,继续开展升压变流一体舱的设计及生产,进一步推动能量管理系统升级,提升应急电源产品性能。”穆晶昕说。(李康、申怡然)

 

编辑:董时珊

 

版权声明:未经新华财经书面授权许可,严禁任何个人或机构以任何形式复制、引用本文内容或观点。

免责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

新华财经声明: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传播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