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浙江电力服务外贸企业向绿向新主动“破壁”
浙江通过加强电力数据监测分析,为各地政府制定稳外贸政策、企业优化生产策略提供科学支撑。
定期摸清用户用电情况,分析电力运行规律,对政府把握经济运行形势具有积极意义。今年以来,浙江通过加强电力数据监测分析,为各地政府制定稳外贸政策、企业优化生产策略提供科学支撑。
例如,国网义乌供电公司通过每日电力数据监测,发现义乌市某科技有限公司用电量出现连续下降。有关部门在收到电力数据报告后,随即对该企业进行走访指导,在了解该企业出口情况后,建议其把握第137届广交会机遇,主推自主品牌,并精心准备阿拉伯语产品包装,拓展中东等新兴市场。
在绍兴,当地供电公司依托光明大模型构建问数智能体,可自动识别区域、行业及企业运行异常。系统根据近七日电量波动情况,设置四类三级预警机制,穿透重点关注行业,精准定位异常企业信息,为决策和应对争取宝贵时间,共同抵御外部冲击。
成本攀升与市场重构的双重压力正倒逼外贸企业加速转型。国网浙江电力通过上门走访、现场调研等方式,以绿色、数智、协同的创新服务,从电力保供到价值创造,助力破局,彰显担当。
今年,舟山长宏国际船舶修造有限公司(简称“长宏国际”)接连斩获欧洲船东价值超百亿元的18艘LNG双燃料集装箱船订单,手持订单已排至2029年。
长宏国际主攻的LNG双燃料船舶碳排放较传统船型降低20%以上,在绿色船舶赛道上抢占了先机。船企因绿色技术的成功革新而“爆单”,这也引发了企业产能扩张、用工增加、用电负荷飙升等连锁反应。
为此,国网舟山供电公司对厂区及附近自然村的25个低压台区有序开展配网升级改造,化解台区公变重载风险,确保船舶制造产能释放不受限,开辟服务“绿色通道”,为企业新增近万千瓦级储能项目,助其节能降耗减成本。
绿电、绿证也日渐成为企业打开海外市场的“利器”。为了让企业赢得关键窗口期成功抢抓订单,国网杭州市临安区供电公司通过跨部门协同、容缺受理等机制,实施“系统自动核验+人工加急审核”双轨并行的服务机制,将常规需要15个工作日的绿证申领流程压缩至4个工作日完成。
浙江振有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供电公司帮我们在客户限定的时间内拿到了绿证。每张绿证对应1000千瓦时绿电,4400张证书可抵消企业全年15%的用电碳排放,显著提升了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绿色竞争力。”
在浙江,能源也与金融跨界融合,以利率优惠激励企业提升绿色电力使用比例。国网浙江电力加强对企业的全过程服务,保障快接电、早用电、用好电,实施电力接入工程费用分担机制,持续为企业减负。企业还依托光储一体、碳管理等综合能源服务,节约用能成本。
国内大循环的格局在加速构建。国网浙江电力以实际行动激活国内市场,2025年第一次配网物资协议库存招标采购吸引了近3000家供应商报名。此次采购中,国产北斗设备替代GPS成一大亮点。涉及在线监测等定位装置设备的采购金额达1.05亿元,带动了北斗产业上下游相关企业的协同发展。
义乌小商品城的老板娘刻苦学习多国语言,努力让产品“卖全球”。千千万万浙商正在寻找机会,修炼内功补短板。这就是“浙江精神”牵引下的浙江作为——思变、创新、实干、坚韧,永不言弃。(陈丽莎)
编辑:梁恒维
版权声明:未经新华财经书面授权许可,严禁任何个人或机构以任何形式复制、引用本文内容或观点。
免责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