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经智库 > 能源 > 正文

准能集团:生态蝶变书写“两山”实践新画卷

新华财经|2025年05月01日
阅读量:

多年来,准能集团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创新形成黄土高原生态修复新技术,生态系统实现正向更替、良性循环。

暮春时节,生机盎然。准能矿山沐浴在和煦的春风中,草木悄然吐露新绿,桃花如霞竞相绽放,一幅山清水秀、天蓝地绿的生态画卷徐徐铺展。

准能集团坚持以“两山”理念为指引,在全面做好能源保供、加快转型发展的过程中,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依托资源优势与创新实践,拓宽转化通道,因地制宜走出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发展新路。

黑色煤炭、绿色开采,矿在林中、路在绿中、人在景中……准能集团从采矿设计、穿孔爆破、采装运输排弃等生产环节,到设备维修、炸药生产、供水供电等辅助生产领域,都在积极推进智能化,以科技创新为产业升级注入绿色动能。

两座露天煤矿引进“大吨位”先进采矿设备,全员工效、设备效率、节能降耗均处于行业领先水平,资源回采率长期保持98%以上,打造出安全、节能、环保、高效的智能矿山样板。

在煤炭洗选环节,选煤厂以“安全高效、绿色智能、清洁低碳”为发展目标,持续优化技术工艺,推动装备升级改造,加快向全生产流程、全生产系统“无人干预、自主运行”转变,实现绿色化、集约化、高效化生产。

绿色转型交响乐越奏越响。当前,准能集团聚焦主责主业,大力强化原创性、引领性科研攻关,扎实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加快实施复垦区“光伏+生态修复”治理模式,规划采用绿电电解疏干水生产绿氢、绿氨,逐步构建光-氢-氨耦合的产业链,推进煤炭资源就地转化,向煤化工产业延伸。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植树添绿正当其时。4月17日,在哈尔乌素露天煤矿排土场,广大职工共栽种5508株樟子松和文冠果树苗,以实际行动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为“国家能源集团生态林”建设再添新绿。

“植树已成为我们每年春天的惯例。”准能集团生产服务中心绿化队队长段国君一边指导职工种树,一边介绍道,“近十年,职工们共种植松树和果树8万余株。”欣喜之情溢于言表。

从最初的秃山荒岭到如今的郁郁葱葱,这是准能人接续奋斗的成果。他们植树造林,让荒芜之地披上绿装;改良土壤,有序推进土壤污染防治;发展生态农牧业,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可持续性,为矿区发展注入绿色活力。

多年来,准能集团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创新形成黄土高原生态修复新技术,累计完成绿化面积9.95万亩,植被覆盖率由25%提高至80%以上,矿区植物种群由最初的10余种发展到现在的240多种,近5年生态系统生产总值增加14亿元,生态系统实现正向更替、良性循环。

准能矿山生态旅游区被授予内蒙古自治区首批“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等称号,并获批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日益提升的含绿量,实实在在地转化为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现在养羊年收入有5万到6万元。”依靠矿区生态公司的帮扶政策,准格尔旗十二连城乡村民周继表实现了家门口就业、增收的美好愿景。

近年来,准能集团以绿色生态经济产业为支撑,探索助力乡村振兴的新机制、新方法,通过种植养护、畜牧养殖和生态旅游等,带动当地交通、餐饮、住宿、文化等产业发展,不断推动生态资源变为富民资本,使绿水青山真正变成金山银山,绘就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卷。(王柯涵)

 

编辑:梁晓云

 

版权声明:未经新华财经书面授权许可,严禁任何个人或机构以任何形式复制、引用本文内容或观点。

免责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

新华财经声明: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传播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