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经智库 > 能源 > 正文

山西华阳集团重塑格局实现高效生产

新华财经|2025年05月16日
阅读量:

华阳集团勇立潮头,积极探索创新发展路径,以智慧矿山建设为切入点,通过科技赋能、团队协作以及制度革新,重塑煤矿生产格局,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推动煤炭行业绿色可持续发展贡献着力量。

在能源革命的时代浪潮中,煤炭行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全新局面,转型发展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在山西华阳集团十五届二次职代会上,党委书记、董事长王永革指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提升产业发展质效,奋力开创“高效华阳”新局面。

改革有破有立,得其法则事半功倍。华阳集团勇立潮头,积极探索创新发展路径,以智慧矿山建设为切入点,通过科技赋能、团队协作以及制度革新,重塑煤矿生产格局,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推动煤炭行业绿色可持续发展贡献着力量。

科技赋能 打造智慧矿山新样板

步入华阳一矿调度指挥中心,一块巨型屏幕映入眼帘。屏幕上,地下矿井的实时动态清晰呈现,画面中的巷道里,工作人员的身影不时闪过。

“这是我们综采三队的工人,正在井下开展巡检工作。” 坐在“太空舱”里的工作人员袁天奇介绍。凭借5G网络超低时延、高速稳定的传输特性,华阳一矿调度指挥中心的工作人员不仅能实时查看采掘作业现场的高清画面,还能迅速向井下设备发出精准指令。此外,安装的监控摄像头均配备了自动化清洁装置,可定时自动清洁,减少了井下工作人员在设备维护上的工作量,能将更多精力投入到生产作业中。

1057cf94df7b48078db98c43b0959a6c.jpeg

图为山西华阳一矿调度指挥中心工作人员在“太空舱”里实时查看采掘作业现场高清画面,并向井下设备发出精准指令(张泽慧 摄)

“过去由于缺乏智能化设备,井下出现问题,我们很难第一时间察觉,更无法及时高效应对;现在一切都不一样了。” 一矿调度室党总支书记高海亮兴奋地介绍起该矿的智能化“武器”,“如今,不仅有实时监控系统,每个班组还配备了5G防爆手机,能实现井下与地面的即时通信,彻底解决了信息滞后的难题。此外,电子围栏、皮带巡检机器人等一系列智能化设备的投用,不仅显著提升了生产效率,更筑牢了工人安全生产的防护网。”

智能化建设的浪潮不断推进。去年,随着景福煤矿通过智能化矿井验收,华阳集团成为山西省首家所有生产矿井均完成智能化建设的集团。

王世杰是华阳二矿采煤一队一班的支架工,操作电液控支架是他的日常工作。回忆起智能化建设前的情形,王世杰感慨颇深:“过去,操作电液控支架靠人力,每天都得安排三四人手动搬运支架控制器,不仅劳动强度大,操作流程还十分繁琐。”

随着二矿智能化建设的持续推进,设备不断更新换代,王世杰在井下只需轻轻点击按钮,就能轻松控制电液控支架。更令人欣喜的是,如今的电液控支架已升级为智能化设备,可与采煤机实现自动协同作业。“现在,我连按钮都不用按,只需要实时监控设备运行,确保不出故障就行。这不仅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还大幅降低了劳动强度。”王世杰说。

王世杰的工作变迁,正是华阳二矿推进智能化建设的生动写照,见证了科技创新为煤矿生产效率提高带来的巨大变革。

协同奋进 铸就高产高效新标杆

2024年,华阳一矿综采三队凭借过硬的技术与顽强的拼搏精神,以月产38.8万吨、年产378万吨的优异成绩成功刷新了集团厚煤层综放工艺的月产和年产纪录。这一成绩不仅彰显了团队的卓越实力,更成为行业内的全新标杆。

值得一提的是,综采三队3班班组长郭海清凭借突出表现,荣获“最美华阳人”称号。这份荣誉不仅是对他个人的高度认可,更是整个综采三队的骄傲。

综采三队的高效背后,是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团队始终将协作视为工作的核心,每位成员明晰职责,各个环节紧密衔接,为高效生产筑牢根基。

在综采三队,设备检修被视为重中之重。通过定期的设备维护与检查,他们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问题,确保设备运行零故障。同时,综采三队注重提升交接班效率,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做到信息沟通及时、准确,为下一班的生产做好充分准备。凭借精湛的技术与丰富的经验,队员们在面对突发事件时,总能迅速响应、高效解决问题,形成生产的正向循环。

在知识技能提升方面,综采三队同样不遗余力。他们定期组织业务知识和规章制度的学习,不断强化团队的专业素养。结合真实事故案例,深入分析问题根源,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升业务操作能力。

同样成绩斐然的还有华阳二矿采煤一队。队里的技术员王浩栋介绍,为提升生产效率,采煤一队积极探索,持续优化生产流程。如今,81502工作面每天能采9刀煤,产量实现提升。作为技术把关人,王浩栋的工作既复杂又关键。每天,他会依据精准的地质预报,与队长深入沟通煤层走向、倾角等信息。在实际开采过程中,细微的地质变化都可能影响采煤进度与质量,王浩栋需要凭借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知识,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及时调整采煤机的状态。比如当遇到煤层倾角突然变大时,他会第一时间对采煤机的截割参数进行调整,避免设备因负荷过大而出现故障,确保采煤工作稳定、高效地推进。正是像王浩栋这样的技术人员的默默付出,为采煤一队的高产高效提供了有力保障。

制度焕新 注入高产强动力

华阳集团,一系列贴合实际的制度福利,正悄然改变着职工们的工作与生活,为煤矿的高效生产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每天清晨五点半,二矿的会议室里便亮起灯光,采煤工人们准时参加班前会,明晰当天的工作任务与安全注意事项。六点半,大家有序登上通勤班车。六点五十分,班车抵达龙门坑口,职工们整理好装备,进入下井的通道。七点左右,他们准时到达各自负责的工作面,与上一班工作人员交接班。八点整,一天的工作正式拉开帷幕,直至下午四点交班,采煤一队一班忙碌而充实的工作才宣告结束。

“过去,结束工作上井后,我们还得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办公室参加班后会。如今,在井下工作结束后进行简短的工作交接,就能直接升井回家,缩短了整体工作时长。”二矿生产衔接部采煤一队队长薛彪说,“这项举措充分体现了集团对职工的关怀。”

技术员王浩栋进一步补充:“除了精简会议,在通勤方面也进行了优化。以往,从坑口到工作面,大家只能靠步行往返,一趟下来就得耗费一个小时。现在,矿上统一安排了胶轮车接送,既节省时间,又能让大家以更饱满的状态投入到工作中。”

2023年,景福煤矿推行了一项备受瞩目的改革——取消传统夜班,并将夜班人员合理分配到白天班组,将原本的 “三八制”工作模式调整为“二八制”。令人惊喜的是,这一调整实现了“减时不减量、减班不减产”的目标,员工的工资待遇丝毫未受影响,安全生产也更有保障,收获了职工们的广泛赞誉。

这些制度福利的实施,切实减轻了职工们的负担,提升了生活质量,激发了工作热情,推动集团在高效生产的道路上稳健前行,实现了企业与员工的双赢。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华阳集团在智慧矿山建设、标杆团队培育、制度创新优化等方面的实践经验,已成为煤炭行业转型升级的宝贵财富。下一步,华阳集团将继续秉持高效发展理念,不断深化改革,持续加大在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管理提升等关键领域的投入,进一步巩固和提升高效生产优势,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行稳致远。(邢立芳、石芸)

 

编辑:董时珊

 

版权声明:未经新华财经书面授权许可,严禁任何个人或机构以任何形式复制、引用本文内容或观点。

免责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

新华财经声明: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传播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