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雅兰:“十五五”期间中国城市燃气行业仍具广阔发展空间
国际燃气联盟副主席李雅兰9月18日在“2025天然气产业发展大会(秋季)”上表示,中国城市燃气行业在“十五五”期间仍具有显著发展潜力,尤其在替代煤炭、发展燃气发电以及提升终端能源清洁化水平等方面空间广阔。
新华财经北京9月18日电(江宇娟、刘羿鹭)国际燃气联盟副主席李雅兰9月18日在“2025天然气产业发展大会(秋季)”上表示,在全球能源转型持续深化的背景下,天然气将在未来能源结构中继续占据重要地位。她指出,中国城市燃气行业在“十五五”期间仍具有显著发展潜力,尤其在替代煤炭、发展燃气发电以及提升终端能源清洁化水平等方面空间广阔。
图为国际燃气联盟副主席李雅兰发表主旨演讲
李雅兰介绍,当前全球能源需求增势明显,天然气领涨化石能源消费。2024年,全球天然气消费量达到4.21万亿立方米,创历史新高。她表示,全球天然气市场供应正趋于宽松,国际油气企业加大对天然气领域的投资,预计到2030年全球液化天然气(LNG)供应能力将达到6亿吨,这将推动全球天然气价格整体回落。
回顾“十四五”时期,我国天然气产业稳步发展。2020年至2024年,我国天然气消费量保持稳健增长势头,在一次能源结构中的占比增至8.8%;天然气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地下储气库储气能力不断提升。但她同时指出,我国城市燃气消费增速有所放缓,从“十三五”期间的高速增长转入平稳发展阶段。
李雅兰强调,我国城市燃气领域“煤改气”仍具有广阔空间。通过对全国GDP排名前12位的城市进行分析,她认为这些城市仍有约3.2亿吨煤炭消费量,天然气在一次能源结构中的占比普遍较低。对标国际大都市的终端能源结构,我国大城市在“减煤”方面潜力巨大。
此外,燃气发电也有很大发展潜力。李雅兰表示,在全球发电结构中,天然气发电的碳排放强度仅为煤炭的一半,“气代煤”是减少碳排放的重要措施。目前,我国气电在发电结构中的占比仍比较低,应充分发挥天然气发电灵活、高效的特点,加快推进气电产业发展。
李雅兰认为,目前上游天然气调价机制已基本理顺,但下游仍存在价格传导不畅的问题,很多城燃企业承担了巨额的亏损。她强调,“十五五”期间,要推动落实顺价机制,让天然气回归商品属性。
她表示,城燃企业要始终将安全置于首位,切实保障供气安全,同时加快战略转型,开展综合能源业务,根据自身条件参与新能源市场竞争。她呼吁燃气行业上中下游企业齐心协力、把握发展机遇,为实现“双碳”目标作出更大贡献。
本次会议由中国经济信息社与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联合主办,业内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分享前沿观点与实践经验,共同探讨行业发展趋势与创新路径。
编辑:薛尚文
版权声明:未经新华财经书面授权许可,严禁任何个人或机构以任何形式复制、引用本文内容或观点。
免责声明:新华财经(中国金融信息网)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