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经智库 > 能源 > 正文

福建泉州:古今交融“电”保障 人间烟火“e”线牵

新华财经|2025年09月30日
阅读量:

双节将至,福建泉州将为四方游客呈现一场古今交融的文化盛宴,这背后离不开一张坚强而周密的电力保障网。

新华财经北京9月30日电(记者沈寅飞)一直以来,福建泉州以其沉淀千年的多元文化与鲜活非遗吸引着众多游客。国庆、中秋“双节”将至,“传统范”“新潮风”“烟火气”风格百变的泉州,将为四方游客呈现一场古今交融的文化盛宴。而这背后,离不开一张坚强而周密的电力保障网。

电“靓”传统文化

位于泉州湾晋江入海口北岸的蟳埔民俗文化村,是闽南地区极具特色的千年渔村,以独特的“簪花围”“蚵壳厝”等民俗风情,成为近年来的热门打卡地。然而,随着文旅及配套商业迅猛发展,区域用电负荷急剧增长,供电能力不足、线路老化等问题日益凸显。文旅产业快速崛起对供电保障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为了让游客更好地体验蟳埔的民俗和非遗魅力,国网泉州供电公司在蟳埔村投入专项资金,启动新建、拆除两路并进的电网优化工程:一方面,为提升供电能力、解决重过载问题,通过政企合作,在蟳埔村新建1座配电站房、1座开闭所,升级新建4台1250千伏安大容量变压器;另一方面,为优化景观,拆除道路中间杆上变压器5台,拆除架空电力通信等各类线缆超13公里,拔除电线杆12根,实现蟳埔村主干道路的架空线路全部缆化入地,古厝与海岸线重新获得无遮挡的视野空间。

“经过改造后,道路一下子明亮了很多,游客来簪花拍照,取景也更美了。”蟳埔村簪花店商家陈巧煌说。

2f23764ea49a406c87c946a2bb522c22.png

图为蟳埔村实现主干道路架空线路全部缆化入地(受访单位供图)

据悉,今年“双节”期间,晋江市将举行“夜光巨龙山海行”活动。近300米的夜光巨龙将巡游安平桥、五店市国潮街区、九十九溪田园风光、梧林传统村落等重点景区,带游人领略晋江多元的城市魅力。

为保障节日期间文旅重点区域用电安全,国网晋江市供电公司在9月26日前完成了全市各大景区、景点及文旅活动举办场地的专项巡查;同时,为应对活动期间可能出现的用电高峰,督促相关管理方做好自备应急电源启动切换试验并备足油料,确保应急状态下供电不“断档”。

温暖现代生活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在以民间篮球赛事著称的晋江市英林镇东埔村,前来参赛、观赛的人群穿梭于霓虹闪烁的夜市,勾勒出平凡温暖的市井人生,成为晋江夜经济的一道靓丽风景。

过去,这里的夜市摊主们往往要通过好几个排插,从附近商户或者村民家里拉出电源线为摊位供电,存在安全隐患。如今,国网晋江市供电公司依托“村网共建”载体,在夜市建设了智能取电点——“e取电”,商户通过手机扫描、付费,就能开启智能用电控制开关、购买用电服务,临时用电结束后,插座会自动断电,既便捷又安全。

这一“共享电源”的服务新模式,打破了“客户—电源—负荷”一一对应的固有供电模式,解决了临时用电场景周围缺少公共电源点的难题。目前,东埔村“e取电”智能取电设备共建设了27个智能充电桩,可以提供近60个插座。

9ec1437f962e43bea83d32372749ba20.png

图为国家电网福建电力(晋江海丝之光)“双满意”共产党员服务队到夜市检查“e取电”用电设备(受访单位供图)

据介绍,10月4日,晋江市第二体育中心体育馆还将举行演唱会。国网晋江市供电公司聚焦活动供电特殊性,组建专项保电团队,通过实时监测负荷波动曲线及气象预警信息,动态优化变压器档位调节策略,精细管控无功补偿装置运行状态,同步建立重载设备预警清单,有效防范设备过载风险,为演出活动顺利举办提供坚实电力支撑。

保障节日用电

近年来,节假日充电排队已成为新能源车出行的痛点。为此,国网泉州供电公司积极实施充电设施扩建工程,今年以来,先后完成达埔、省新等17个高速服务区充电位增设工作;“双节”期间,该公司还将利用车联网平台,实时监测各高速服务区充电桩运行情况,及时部署移动充电车精准“补位”。

该公司还在全市乡村旅游景点附近因地制宜装设不同配置的“集成仓式”充电桩,这类充电桩占地面积小、充电能效高,1台充电桩包含多个充电枪,充满一辆新能源汽车最快仅需30分钟,让乡村游经济的脉搏因“电”而畅。

13e9b3f78b7043fb828f957feb49ca8c.png

图为国网泉州供电公司工作人员开展用电线路特巡和高负荷设备测温(受访单位供图)

据了解,为保障“双节”期间用电安全,截至目前,国网泉州供电公司已完成供区范围近千个民生用户、百余个重要用户供电线路的特巡工作。节日期间,该公司设置配网抢修驻点69个,配备97支抢修队伍、1537名抢修人员,全力保障泉州市供电平稳。(参与调研:董时珊)

 

编辑:梁恒维

 

版权声明:未经新华财经书面授权许可,严禁任何个人或机构以任何形式复制、引用本文内容或观点。

免责声明:新华财经(中国金融信息网)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

传播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