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京津冀协同创新不断深入,京津冀低空经济协同发展活力十足,空中通勤、无人机配送、安全巡检等新功能“飞”入三地城市生活。
4月25日,2025京津冀知识产权保护活动在雄安新区成功举办,《京津冀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合作备忘录3.0》签署,标志着我国首个跨区域知识产权协同保护机制完成第三次迭代升级。
房山区中欧班列常态化运行不仅意味着班列的运营频率更加稳定,运输效率得到进一步提升,也强化了首都与亚欧市场的陆路连接,成为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新抓手。
截至目前,三地保护中心已协同开展专利侵权判定710件,为京津冀地区电商平台快速处理专利侵权纠纷提供专业支撑,并在提升专利预审质量、加强维权援助服务、强化导航基地建设、深化数据知识产权保护等领域加强交流。
日前在山西太原举行的第四届全民阅读大会上,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四地版权局、残联与中国盲文出版社等单位联合发布“无障碍阅读京津冀晋联合行动”宣言,推动各地无障碍阅读资源共建、共享、共用,加强残障人士阅读...
近年来,京津冀晋蒙五地围绕稳慎扎实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决策部署,在前期京津冀三地优质企业互认的基础上,携手推进金融改革创新。
本年度京津冀科技创新协同专项课题在应用场景示范应用方向,围绕津冀当地产业发展需求,聚焦合成生物、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低空技术等重点领域,有效提升三地经济和社会效益。
今年1至3月,石家庄国际陆港共开行中欧班列302列,同比增长239%,实现发送标箱32122个,货值达33.18亿元,货重38.85万吨,同比增长230%、98%、344%,各项指标均创历史新高。
本次活动围绕加强京津冀与粤港澳大湾区协同联动,推动京津冀与粤港澳大湾区产业链创新链对接合作,汇聚各方优势资源,激发产业创新活力,携手开创跨区域协同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近日,北京海关披露一季度京津冀民营企业出口数据,一季度,京津冀区域民营企业出口1427.5亿元,同比增长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