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达峰碳中和将会改变什么?

新华财经北京6月23日电(记者余蕊 马悦然)我国已承诺二氧化碳排放于2030年前争取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业内专家认为,碳达峰碳中和将带来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绝不是轻轻松松就能够实现的,必须以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为引领,以能源绿色低碳发展为关键,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

多领域多举措加速推进经济绿色低碳转型

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近日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际合作中心、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共同举办的“共同行动助力碳达峰碳中和”高层论坛上介绍,我国正在制定碳达峰碳中和“1+N”的政策体系,将在十个领域采取加速转型和创新的政策措施和行动。

一是优化能源结构,控制和减少煤炭等化石能源使用。“十四五”期间将严控煤炭消费增长,“十五五”时期要逐步减少煤炭消费,安全高效发展核电,因地制宜发展水电,大力发展风电、太阳能、生物质能、海洋能、地热能、氢能,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体系系统。二是推动产业优化升级,遏制高耗能、高排放的行业盲目发展。三是推进节能低碳建筑和低碳的基础设施。四是构建绿色低碳的交通运输体系,优化运输结构。五是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六是推动绿色低碳技术创新。七是发展绿色金融。八是出台配套的经济政策和改革措施。九是建立并完善碳市场和碳定价机制。十是实施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增加碳汇。

国家发展改革委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司副司长文华提出了迈向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八方面举措。一是做好统筹协调和工作谋划,加强顶层设计和重大问题研究,制定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和能源、钢铁、石化等重点行业和领域的具体实施方案,推动形成“1+N”的政策体系。二是强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三是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四是加快推进建筑和交通领域的低碳发展。五是加强绿色低碳重大科技攻关和推广应用。六是提高对外开放绿色低碳发展水平。七是健全法规标准和政策保障体系。八是开展全民绿色低碳行动。

碳达峰碳中和将推动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

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变化,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刘世锦用五个“一”进行了概括。他认为,低排放、零排放成为“一组”经济发展新的约束条件,导致整个经济结构的行为规则发生相应的变化。同时,碳达峰碳中和将带来“一次”产业结构的重大调整,产生“一次”重大技术创新和投资的机遇,引起“一场”配套制度变革和创新,最终推动“一次”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的全方位、系统性经济社会转型。

碳达峰碳中和涉及经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认证监管司司长刘卫军介绍,质量认证工作无论在产品领域、管理体系领域还是在服务领域,都为碳达峰碳中和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我国截止到现在发放的有效节能环保绿色产品认证证书达7万多张,涉及企业2万多家;能源管理体系认证证书达7000多张,涉及6000多家企业;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证书达33万张,涉及32万家企业。这些认证活动都在积极地为碳达峰碳中和发挥作用。”刘卫军说。

碳达峰碳中和还将带来一场科技变革。科技部社会发展科技司司长吴远彬介绍,科技部将从多个方面重点开展工作。一是研究制定科技支撑引领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二是研究制定碳中和技术路线图。三是切实加强科技资源对碳达峰碳中和科技创新的支持,加大相应的专项支持力度,推动“十四五”期间重大专项对这方面的支持。

企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关于企业对双碳目标发挥的作用,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党委书记、常务副会长兼理事长朱宏任建议,充分发挥大企业的引领带动作用,中小企业积极参与,探索全产业链、全供应链碳减排、碳中和的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模式。“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过程中,应坚持科学系统性思维,避免排浪式运动,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分阶段、有步骤地推进工作,确保企业在高质量发展中实现目标。”朱宏任说。

论坛上,滴滴出行、比亚迪等四家出行领域企业共同发布《助力碳达峰碳中和倡议》,表示力争在2021年底前明确碳达峰碳中和的时间表和路线图,逐年降低出行流通领域碳排放强度,鼓励绿色出行,为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绿色发展模式贡献力量。

台州市委副书记芮宏从绿色低碳引领乡村振兴方面,建议“十四五”期间加快推进经济社会全面转型。他介绍,“十四五”期间台州将致力于全面发展绿色低碳农业,全面增加生态系统碳汇,全面推进农村污染防治,全面践行绿色低碳生活。

“双碳”目标带来巨大市场 能源低碳发展是核心

有关部门预计,我国要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将需投资超130万亿元。这是一个规模巨大的市场,并且技术进步的空间很大。

“新冠肺炎疫情前全球使用的能源中,85%来自于化石燃料,如果延续疫情前的常态,到本世纪末全球气温将升高3.2至3.5摄氏度。如果要真正实现《巴黎协定》确立的将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水平升高幅度控制在1.5℃的目标,全世界在2020至2030的十年期间,需要每年将化石燃料的生产量减少约6%。”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驻华代表涂瑞和说,可实际情况是各国化石能源生产计划每年大概平均增产2%左右。绿色复苏离不开绿色金融,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数据,自疫情爆发以来20国集团已经承诺用1万亿美元支持绿色复苏,大约有40%现在已经计划用于化石能源。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际合作中心主要负责同志提出,经济发展导致的碳排放问题,终究要通过更好地发展加以解决。要坚持因地制宜推进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兼顾不同地方、不同行业的差异性,统筹区域间协调发展,因地制宜推进差别化和包容式绿色低碳,重点促进能源生产和消费体系的绿色转型,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他建议,要坚持系统观念构建绿色低碳经济发展新格局,坚持地方政府和企业的主体作用,坚持创新驱动绿色发展。

“我们一定要把清洁和低碳之间的关系理清楚,清洁不等于低碳,能源的低碳发展是我们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核心。”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主任徐华清说,从地方来看,各地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时间表并不相同,希望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以及试点城市走在前面,也希望国家碳交易试点地区能在碳达峰方面做得更好。

“实现碳中和要双管齐下,既要讲碳减排,也要讲碳消纳。”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能源研究院院长金之钧认为,碳减排要注重节能减排,调整一次性能源结构,改造工业流程,实现再电气化等。

“大力发展清洁能源,降低化石能源比例,这个大势是一定的。但是其调整的速度及时机,要确保国家能源安全,还要考量成本。”金之钧说,实现双碳目标同时要注重发展碳消纳。据国际能源署估计,碳捕捉利用与封存技术(CCUS)在2060年将占碳汇的17%左右,到2070年其贡献率可望超过20%。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程沥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