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区域协调发展】金融支持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加码提速

新华财经北京8月13日电(分析师张威 梁月贞 秦灵)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打造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实现这一宏伟蓝图离不开金融体系的全方位支持,当前国家层面金融支持区域协调发展的力度在持续加大,区域金融改革格局加快形成,继专门出台金融支持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政策后,成渝双城经济圈的金融支持政策也在酝酿之中。

在过去一年多时间里,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突飞猛进,金融系统在其中起到了重要支撑作用,金融机构特别是银行业在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做法。在未来,金融还将继续创新服务成渝双城经济圈实体经济的能力,加大对科技创新、制造业产业链、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增强协同能力,助力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高质量发展。

一、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开局良好

2020年1月,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中首次明确提出要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在西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党中央明确提出了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的七项重点任务,具体包括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增强协同创新发展能力,优化国土空间布局,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进体制创新,强化公共服务共建共享。

2020年10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召开并审议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为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绘就了发展蓝图。会议指出要突出重庆、成都两个中心城市的协同带动,注重体现区域优势和特色,使成渝地区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改革开放高地和高品质生活宜居地,打造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

自2020年初“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提出以来,成渝地区聚焦“两中心两地”的战略定位,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并有序组织抓好重点任务落实,当前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实现良好开局。2020年双城经济圈地区生产总值近6.6万亿元,占全国比重同比提高0.15个百分点以上,其中重庆主城和成都经济增速均达到4.0%,双核引领发展态势明显。此外,两市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均超过10%,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发展新动能更强劲。特别是在汽车、电子信息产业等先进制造业以及文化旅游等重点优势产业发展中的合作持续深化,产业呈现集聚化发展态势。其次,围绕《规划纲要》核心顶层设计细化制定的配套政策体系也正加快构建,为此两省市还共同建立决策层、协调层、执行层上下贯通的三级高效运作机制,协同推进重大政策及项目的落地实施。在成渝两地协作下,以成渝高铁提质改造、国际航空门户枢纽建设等为代表的27个重大项目启动实施,共计投资354亿元。而在公共服务层面,川渝首批95项跨省通办政务服务事项实现线上“全网通办”或线下“异地可办”,两地居民在户籍、医疗、养老、住房等公共服务中的共建共享关系更加紧密。

二、金融加码支持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专项政策酝酿之中

“十三五”期间,央行会同有关部门,完善区域金融政策体系,积极推动金融支持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不断增强区域发展协调性。针对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出台了专项金融政策,探索多项金融创新服务,助推金融资源向各区域内加速聚集,取得显著成绩。央行数据显示,2020全年长三角地区人民币贷款增加5.62万亿元,同比多增1.23万亿元。国家开发银行数据显示,2020年全年国开行在粤港澳大湾区实现融资总量3660亿元,累计完成2019-2022年期间向大湾区提供1万亿元融资总量目标的七成。

在此基础上,国家对成渝双城经济圈的金融支持专项政策已在酝酿中,支持力度还在持续加大。在今年4月1日国新办举行的“构建新发展格局 金融支持区域协调发展”发布会上。央行副行长刘桂平表示,下一步央行将持续加大金融支持区域协调发展力度,推动形成错位发展、各具特色、精彩纷呈的区域金融改革格局。他透露,央行正在会同相关部门研究关于金融支持成渝双城经济圈发展以及成渝共建西部金融中心的有关政策举措,相关工作正在推进。

事实上,自建设成渝双城经济圈战略提出以来,成都、重庆两大核心城市有关部门已对金融支持成渝区域经济发展进行了一系列探索。

其中,两地金融监管部门在金融支持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中发挥了引领推动作用。2020年4月,人民银行重庆营业管理部与人民银行成都分行围绕“金融支持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主题开展了线上交流,正式启动两行金融支持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发展合作机制。双方表示将统筹协调区位优势,发挥金融引领支持作用,合力唱好“双城记”,共同推动国家层面完善金融相关顶层设计,在交通基础设施、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等方面提高金融服务经济发展的能力,协同推进成渝两地金融一体化发展。

西部金融中心建设与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同步推进。成渝地区作为西部地区金融业占比最高的区域,具备建设西部金融中心的优势条件。四川省政协副主席、省地方金融监管局局长欧阳泽华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川渝两地拥有接近七万亿的经济总量和1亿的人口,有足够潜力共同打造一个金融中心。”当前我国已形成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三大全国性金融发展极,成渝地区建设金融中心将有可能成为中国“金融第四级”,并有利于我国形成更为平衡协调的金融中心发展格局。

目前成渝地区以金融科技为重点突破口之一,不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优化营商环境,推动西部金融中心建设进程。成都市人民政府联合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分行发布了《成都市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20-2022年)》,这是全国首个由地方政府和人民银行联合发布实施的金融科技发展规划。此外,成都还为金融科技产业发展提供交流合作平台和机遇,其中位于天府大道的“交子金融梦工场”是全国首个、全球最大的金融科技双创平台;还有天府新区打造的天府国际金融科技产业园等特色园区。重庆则在央行牵头下成立了国家金融科技认证中心,通过金融科技认证和标准化服务健全我国金融科技监管框架,提升金融创新的安全性。此外,重庆还启动了长嘉汇金融中心建设,为着力培育打造的新型金融机构和新的金融业态,弥补重庆在科技金融、绿色金融等创新金融中的短板。

三、金融机构积极作为,多方面助推成渝经济高质量发展

实体经济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和构建国内大循环的关键力量,成渝地区银行作为地方金融机构的代表,主动参与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全面融入区域重大发展战略。从参与新型基础设施重大项目建设、助力完善现代产业体系、加大对小微和民营企业普惠金融力度、提升银行同业间交流协同能力四个方面助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不仅是落实“六稳”“六保”任务的具体举措,还是保障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此外,成渝双城经济圈的深度融合发展,也离不开交通、信息、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成渝地区银行聚焦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点任务,为新型基础设施重大项目建设提供金融支持,探索以“新基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模式。

2020年以来,招商银行重庆分行加大对成渝“主轴”及沿江城市带的资源投入和信贷支持。数据显示,该行2020年累计向沪渝高速、渝黔高速、曾家岩大桥、机场集团、重庆轨道4号线等重点项目提供信贷融资逾100亿元。重庆农商行则专门发布重庆重大基建项目专项支持方案,加大对铁路、高速、机场、能源、水利、生态环保等基础设施领域重点项目的资源倾斜力度。截至2020年9月末,支持重庆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贷款超过700亿元。广发银行成都分行也积极与成都市轨道交通集团合作,持续为成都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贡献金融力量。

现代产业体系方面,成渝地区银行通过继续支持优势产业发展,给予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支持、绿色信贷等服务助力双城经济圈内产业协作并聚集成群。成渝两地有较为相似的资源优势和区位条件,因此成渝地区要在进一步做大做强区域内优势产业的同时协同延长产业链,进一步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落地,支持文旅、环保、水利等绿色产业发展,形成产业生态群落式的互补和融合,建设现代产业体系。

重庆银行通过并购贷款、固定资产前期贷等一揽子金融服务,助力双城整合发展汽车、摩托车、智能制造、电子信息等优势产业,同时承接东部装备制造、消费品、生物医药、材料等产业的转移落地,形成区域优势产业集群。此外,重庆银行还通过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等绿色产品助力双城文旅、特色农业、环境保护、水利设施等绿色产业发展,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普惠金融方面,小微企业、民营企业是实体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成渝地区银行在双城经济圈战略政策的引导下,持续关注并满足小微、民营企业的合理信贷需求,运用科技手段创新金融服务方式,加强普惠金融力度。

招商银行重庆分行自2018年在渝成立普惠金融服务中心以来,不断创新服务小微企业,已累计为近3万小微企业主提供近1000亿资金支持。特别是,招商银行重庆分行近年来率先走出一条以金融科技为支撑服务中小企业的普惠金融之路,既有包括“政采贷” “投标贷”“退税快贷”“小企业结算流量贷”等丰富的线上化融资产品体系,又有企业进入成熟期后的“供应链金融服务体系”“千鹰展翼”服务体系等量身定制的差异化金融服务。

同业协同方面,双城经济圈建设也为区域内银行同业间提供了交流和合作机会,金融跨区域协作取得初步成效。今年4月,成都银行与重庆银行签订了《共同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加强全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这是成渝两地地方法人金融机构之间、银政之间首次签署的金融合作协议。根据协议,成都银行与重庆银行将通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强化支撑、相互借力,共同促进成渝地区金融联动、产业融合、人文交流,合力协同为推动双城经济圈建设做出贡献。



金融支持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加码提速.pdf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刘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