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深化事业单位改革:机构“瘦身”服务“增值”

新华财经哈尔滨8月19日电(记者范迎春)为从体制机制上解决事业单位机构臃肿、责权不明晰、服务质效低的问题,自2020年底开始,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启动以“编制规模进一步压缩、结构进一步优化”为目标的新一轮事业单位改革,取得良好成效,机构和人员数量大幅削减,服务水平明显提升。

刀刃向内 重点部门带头“打样”

哈尔滨市是东北传统的工业城市,长期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运行,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间较晚,形成了较为庞大的公共事业服务保障体系。相关统计显示,哈尔滨市直事业单位数量高峰时达到707个,人员编制3.8万余名。庞大的机构带来了诸多问题:一是财政供养人员多,制度性成本高;二是一些单位功能定位不清,政事不分、事企不分,机制不活;三是一些公益服务资源配置不合理,服务质量和效率不高;四是对事业单位监督管理相对薄弱。

在2018年进行的事业单位机构改革中,哈尔滨市机构编制精简20%以上,其中市本级事业机构精简57.6%,事业编制精简22.7%。在此基础上,哈尔滨市于2020年底启动了新一轮的事业单位全面改革,在事业单位布局重组功能再造、统筹均衡配置机构编制资源、理顺政事管办关系、健全治理体系机制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创新举措。哈尔滨市确定的目标是:对纳入改革范围的244个市直事业单位再精简15%以上,事业编制至少再精简6846名。

在改革过程中,哈尔滨市重点部门带头“打样”,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市发改委原领办事业单位9个,市科技局原领办事业单位8个,改革后各保留1个;市人防办原领办事业单位16个,改革后只保留2个;市人社局原领办事业单位18个,改革后减少到8个。

作为本轮改革的“操盘手”,哈尔滨市委编办改革前设置了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编制管理研究室、市机构编制干部培训中心、市机构编制电子政务中心等3个事业单位,事业编制共40名。改革后,上述单位全部撤销,相应职能回归机关。

推进资源共享 打破“条块分割”

据介绍,哈尔滨市在本轮改革实际操作过程中采取的主要做法,一是优化整合职能相同或相近的事业单位,加大跨系统、跨层级、跨部门整合力度,推进资源共享,实现集约化管理;二是撤并整合“空壳”“小散弱”的事业单位,全面推行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能够通过市场化、社会化提供服务的机构一律撤并整合;三是按照权责一致原则,结合行业体制和综合执法体制改革,持续推动市直相关职责和机构编制向市辖区下沉整合。

改革前,哈尔滨市工信局设置市信息中心、市集体资产管理公司、市企业信用融资担保服务中心、市节能监察中心、市联合运输及铁路道口管理办公室等5个事业单位,事业编制共计154名。改革后,市信息中心纳入全市信息服务单位资源整合,组建市大数据中心,为市政府直属事业单位;市集体资产管理公司、市节能监察中心撤销;市企业信用融资担保服务中心转企;市联合运输及铁路道口管理办公室相关职责下放属地管理。

通过打破“条块分割”、跨部门跨系统整合机构编制资源,哈尔滨事业单位工作效能大幅提升。原有的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市房地产交易中心等17个类同经办机构经过整合后组建市不动产登记交易事务中心,实现不动产登记交易经办一体化;整合撤并14个分散设置的信息机构,组建市大数据中心;整合4个公共资源交易服务机构及职能,组建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推进公共资源交易法治化、规范化、透明化。

在医疗卫生领域,哈尔滨市整合2所、下放3所市属公立医院,撤销市属4所公立医院所属的研究机构牌子,促进公立医院聚焦主责主业,实现资源下沉、优势互补、服务提升。调整理顺医保、社保管理体制机制,将相关基金征缴等服务经办职责下放属地管理,整合组建区社会保险经办服务中心,推行区级“五险合一”服务。

在改革过程中,哈尔滨市坚持市场化导向,能够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均不保留机构编制,撤销市法院、市检察院等单位下属的5个后勤服务、疗养培训类机构,对符合市场化方向、但时机尚不成熟的公益类事业单位,稳步推进市场化改革。

机构“瘦身” 服务“增值”

通过本轮改革,哈尔滨市本级事业单位机构精简47个,占比19.3%;事业编制精简8246名,占比25.3%。市辖区机构精简177个,占比21%;事业编制精简7816名,占比22%。县(市)机构精简102个,占比5%;事业编制精简和控制使用15574名,占比32%。

改革后,哈尔滨市直保留197个事业单位,73个党政群和人大、政协机关中,24个不再领办事业单位,24个只领办1个事业单位。事业单位布局主要集中在文教卫体、农业农村、城市运转、社会保障等重点领域,形成了新的事业单位格局。对精简收回的编制,集中用于保障和支持教育、医疗、退役军人、生态环境等重点民生领域和基层一线,为各类学校、公立医院、疾控机构等基本公共服务机构增加事业编制969名。

在实施改革过程中,哈尔滨市以保基层、保基础、保基本公共服务为前提,综合人口、面积、经济发展等指标,均衡分配编制总量,推进机构整体重塑、功能再造,编制资源集约节约、科学配置,构建起规模适度、运行高效的事业单位机构职能体系,有效解决了地区间机构编制配置差异过大、规模总体偏大等历史问题。同时,从严核定内设机构和领导职数,严格按标准执行,且不高于改革前。盘活管理岗位人员存量,妥善分流安置超出人员;优化提升专业技术岗位及人才引进管理政策,建立了保障专业技术人才引进的编制周转池。

在机构“瘦身”同时,哈尔滨市积极探索明晰事业单位政事权限,完善事业单位治理体系,提升事业单位的服务职能和服务水平。以哈尔滨博物馆为例,通过改革把分散设置和管理的6个事业单位及所属的13个历史文化类场馆重新规划整合,新组建的机构定性为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开展文物资源保护、宣传、展览,以及相关博物馆、纪念馆的运行维护和日常管理等工作。

利用腾迁的原市委办公场所,哈尔滨市规划新建了博物馆群,13个展馆占地3.2万平方米,布展约4万平方米。展馆包括市属国有馆、省属国有馆、民营馆三种类型,市级财政每年向管理机构拨付约1300万元专项经费,运维保障采用社会化方式,委托第三方负责讲解、安保、保洁、基础设施维护等。

哈尔滨市相关负责人表示,哈尔滨博物馆是哈尔滨市深化事业单位改革的一个缩影。利用现有场地、场馆资源,吸纳社会力量,创新公益服务提供方式,改革进一步激发了事业单位服务社会的活力,提升了公共文化服务质效,实现了多赢的目标。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南春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