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举办“携手共建绿色一带一路:低碳能源与碳中和国际研修班”

新华财经北京10月28日电 10月18日-27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丝绸之路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联合举办“携手共建绿色一带一路:低碳能源与碳中和国际研修班”,来自俄罗斯、德国、法国、巴基斯坦、新加坡、美国、芬兰、澳大利亚等国家的二十多名专家学者、企业家、商会代表参加学习,并赴山东氢谷新能源技术研究院以及济南市、淄博市多家企业考察调研。

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中国欧盟商会、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中国国际投资促进会、Agora能源转型论坛、全球安全研究所(美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等单位的多名专家围绕绿色“一带一路”建设、中国经济、国际能源合作、全球能源治理、碳中和与可再生能源发展等专题进行授课和讨论。

研修班于18日下午举行开班仪式。中国国际投资促进会副会长、能源委员会理事长、国际能源论坛组织前秘书长孙贤胜,中国欧盟商会能源工作组主席、道达尔能源亚洲研发副总裁徐忠华,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氢能中心负责人、山东氢谷新能源技术研究院院长张真为开班仪式致辞。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李海舰主持开班仪式。

徐忠华在致辞中指出,能源发展的未来趋势是低碳化、电气化、数字化,能源转型成功有三个要点:创新、合作与人,即实行更积极的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进行更多的跨行业与跨国界合作,提高公众对碳中和、能源安全、能源转型的认识。

图为徐忠华致辞

孙贤胜认为,人类社会进步是一个渐进过程,气候变化与能源转型要考虑的因素很多。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尽快进入发达国家的行列是首要任务,但同时也要积极参与气候变化和能源转型的国际共同义务,需要很好地处理这三个方面的矛盾。

图为孙贤胜致辞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氢能中心负责人、山东氢谷新能源技术研究院院长张真指出,碳中和将为拥有丰富的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西部地区带来新的发展机遇。西部地区有机会在下一轮经济发展中以绿色发展为导向,直接进入到高质量发展的阶段,并与东部地区形成良好的碳协同机制,走出一条符合中国自身特色的碳中和之路。

图为张真作报告

19日-21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能源安全与新能源研究室主任、“一带一路”国际研修班负责人刘强带队,巴基斯坦国家银行代表处首席代表谢赫·穆罕默德·沙里克、俄驻华商务代表处首席专家戈梅斯基·丹尼斯、德国Agora能源转型论坛中国项目主任涂建军、芬兰中国商会首席代表阿里·米尔哈台等组成的“携手共建绿色一带一路:低碳能源与碳中和国际研修班”一行人员赴山东考察调研。

研修班一行人员先后参观考察了山东氢谷新能源技术研究院、力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山东赛克赛斯氢能源有限公司、山东东岳未来氢能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及山东金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及企业相关负责人基于碳中和背景介绍了研究院和企业的发展历程、核心产品、技术水平、未来发展方向等。学员们对考察调研的低碳、新能源相关产品、技术表示出兴趣,并提出未来合作意向。

随后,研修班学员返回北京参加学习和讨论。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所长李雪松,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刘家顺,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国际合作处处长、中国绿色供应链联盟副秘书长毛涛,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能源安全与新能源研究室主任、“一带一路”国际研修班负责人刘强分别进行授课。

李雪松作了题为《疫情冲击、结构分化与均衡发展》的讲座。他详细阐释了疫情冲击与全球经济分化、疫情时期的中国需求结构变化、疫情时期的中国行业区域结构变化与产业升级以及在经济分化过程中如何推动中国经济平衡充分发展等四个问题。

图为李雪松讲座

刘家顺作了题为《碳中和背景下林草应对气候变化——兼论生态系统碳汇》的讲座。他回顾了气候变化与国际应对和中国做出的战略部署,从中国林草应对气候变化的成效与潜力、林草碳汇行动建议、以及生态系统碳汇战略等几个方面介绍了林草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角色。

图为刘家顺讲座

毛涛作了题为《碳中和背景下绿色供应链管理新趋势》的讲座。他从绿色供应链管理的概念、进行绿色供应链管理的意义以及如何开展绿色供应链管理三个方面介绍了相关内容,并详细阐释了碳中和背景下绿色供应链管理的新变化。

图为毛涛讲座

刘强从能源的角度,提出实现碳中和的可能路径包括节能、燃料转换、可再生能源发展、氢能、甲醇应用、储能、森林碳汇等。

27日上午,研修班举行结业仪式。研修班学员对讲座内容和参观企业给予高度评价,希望促进本国与中国在能源方面的交流,并向双方推荐相关合作项目。(完)


编辑:董时珊


版权声明:未经新华财经书面授权许可,严禁任何个人或机构以任何形式复制、引用本文内容或观点。

免责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董时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