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垦改革聚焦】安徽水家湖农场:因地制宜 分类施策 全力推动办社会职能改革任务落实落地
编者按: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农垦改革发展的意见》精神,持续深入推进农垦国有农场办社会职能改革,农业农村部农垦局于2021年6月启动了全国农垦国有农场办社会职能改革典型案例征集工作,通过在全国遴选一批农垦国有农场办社会职能改革典型案例,总结宣传可借鉴可推广的改革模式,指导各地进一步提升农垦国有农场办社会职能改革成色。活动启动后,各地积极响应,共有1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报送了近百个案例。经过组织专家评审、委托新华社实地核查等环节,最终确定了第一批共17个典型案例。现将典型案例陆续刊发,供各地学习借鉴。
新华财经合肥5月19日电 近年来,安徽省农垦集团水家湖农场公司(以下简称水家湖农场公司)始终坚持把深入推进国有农场办社会职能改革工作作为重大政治任务、重大改革举措、重大民生工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农垦改革发展文件精神和安徽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在安徽农垦集团公司党委统一领导下,立足农场实际,制定工作方案、明确移交时间、细化工作举措、压实工作责任,扎实做好与属地政府的沟通对接,强化宣传引导和信访维稳等工作,全力防范化解矛盾,积极稳妥、有力有效地推进办社会职能改革工作,如期圆满完成各项改革任务,为迈向高质量发展之路奠定基础。
深入把握办社会职能改革政策要求
改革迫在眉睫。水家湖农场公司始建于1961年,是安徽农垦建场较早的国有农场之一,地处合肥市长丰县和滁州市定远县境内。建场以来,为方便职工生产生活,农场自建了学校、医院、社区等公共服务机构,在特定历史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伴随着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农场这种既抓生产经营、又抓社会管理的发展模式,使农场经济发展背上沉重包袱。2015年以前,水家湖农场公司先后完成了公安、教育、医疗移交工作,但仍承担着各类办社会职能达15项,管理退休党员和非职工党员200多人、各类退休职工800多人,沉重的社会负担极大地制约了农场的发展。
改革迎来“及时雨”。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农垦改革发展的意见》、2016年《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农垦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农垦改革发展文件出台,为农场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确了办社会职能改革具体要求,为水家湖农场公司办社会职能改革提供了根本的政策遵循和有力的政策支撑。
因地制宜推动办社会职能改革任务落实落地
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办社会职能改革是农场企业化改革的重要内容,2018年10月,水家湖农场公司成立了办社会职能改革和“三供一业”移交工作领导小组,重点牵头解决改革中的重大问题、抓好日常沟通协调,为全面推进农场办社会职能改革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深入摸排,夯实信息基础。水家湖农场公司在梳理所承担的各项社会职能基础上,组织财务、社区管理等部门对职能移交过程中涉及的机构、人员、资产、负债等情况进行全面摸排,准确掌握一手基础信息,为农场移交所办社会职能打下了基础。
多方联动,同推改革任务。水家湖农场所办社会职能改革涉及到地方政府多个职能部门和周边乡镇,直接影响到广大职工群众的切身利益,只有加强与各部门、乡镇的密切配合,才能有效保障改革工作平稳有序推进。据统计,水家湖农场办社会职能涉及到马厂湖管理区13项、水家湖管理区15项,范围广、项目多,为此农场公司与当地政府共同成立了办社会职能移交工作领导小组,承担起统筹推进的主体责任,并建立了沟通协调机制。在党员、离退休人员管理方面,由农场党群工作部与县组织部、老干局对接;在社区管理方面,由社区管理部与民政部门、涉及乡镇进行对接,共同推进农场办社会职能移交任务落实落地。
反复沟通,争取理解支持。在安徽农垦集团领导下,农场党委书记亲自带队,与两县领导进行了多次沟通交流,全面深刻准确把握中央和省有关文件精神,经综合评判,选择经济发展条件好的长丰县为突破点,就农场所承担的15项社会职能与涉及到的30个政府部门进行全面对接,推动长丰县水湖镇承接的社区职能“实施方案”和“移交协议”先行落实。之后,农场再以长丰县的“移交协议”等为样本,与定远县进行多次沟通,终于在规定时限内完成了协议的签定等工作。
以人为本,确保改革平稳。社会职能改革涉及农场原社区管理人员和职工群众,职能移交地方后,管理人员担心工作安排和自身待遇受到影响,职工群众担心生活得不到保障。针对这些思想状况,农场公司与地方政府商定,设立“两年过渡期”,即过渡期内原社区管理人员仍在社区工作,工资由当地政府按社区相应岗位工资标准核发,如果岗位工资标准高于该员工在农场公司的工资标准,农场公司不扣回;如果岗位工资标准低于该员工在农场公司的工资标准,农场公司给予补齐,除此之外,农场公司还按原岗位给予每人每月200到500元的补助。过渡期满后,管理人员实行双向选择,充分尊重本人意愿,既可以选择留在社区工作、也可以选择回到农场工作,得到了原社区12名管理人员的一致认可和支持。
职能移交助推农场发展驶向快车道
2018年10月,水家湖农场公司分别与长丰县、定远县政府签订了农场办社会职能移交协议;2018年12月,水家湖农场公司金秋社区居民委员会和马厂湖农场社区居民委员会挂牌;2019年1月,水家湖农场公司将最后一项物业管理职能移交给长丰县水湖镇政府,至此社会职能改革宣告全面完成。2019年,水家湖农场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6816万元、同比增长3041万元,增长了81%;净利润1103万元、同比增长798万元,增长了262%。
农场管理体制进一步理顺。农场公司撤销内设社区管理机构,每年减少人员工资、管理费用75万元。更重要的是农场公司从纷繁复杂的社会管理工作中解脱出来,集中精力推进农场公司化改革,优化党支部组织设置、调整管理机构和人员,农场公司管理体制更加顺畅,实现了轻装上阵。
社区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政府对新接收的农场社区与其它社区一视同仁。如长丰县水湖镇,一是发挥金秋社区作为城市社区的优势,吸纳钱岗村居民,规范召开居民代表大会、小区业主大会,开展城市示范社区创建活动。二是加大金秋花园小区基础设施投资共120多万元,提升农场社区居民文化、休闲、卫生等生活品质。三是增派农场社区管理人员,开展人员培训,提升政策理论水平和服务能力。四是规范农场社区党建工作,使每一个退休党员都能过上组织生活。五是规范农场社区居民新冠疫情防控工作,确保居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居民幸福感进一步增强。社会职能移交两年来,金秋社区坚持“居民视角”、找准居民“痛点”,持续解决群众难题,丰富群众精神生活。共开展各类慰问活动6场次,慰问困难党员、困难居民、退休老职工77人次,发放慰问金7.4万元;开展环境卫生整治行动,投入资金42万元,对全场各居民点环境卫生进行整治,配备保洁人员12名,确保农场小区环境卫生整治常态化;打造职工群众文化新阵地,投入资金15万元,修建1900平方米文化休闲广场1座,购置价值4万多元的健身器材,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不断丰富;加快推进民生工程建设实施,投入资金59万元,妥善解决职工反映突出的道路、公厕等问题;积极做好特殊群体关爱帮扶工作,帮助94名残疾人争取救助资金12.5万元。
当前,水家湖农场公司的办社会职能改革、“三供一业”移交等工作已全面完成并实现了健康运行,为持续推进农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