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经智库 > 乡村振兴 > 正文

山东长清马山镇:新产业兴起来 好产品走出去

新华社|2023年09月08日
阅读量:

近年来,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马山镇通过藤编等产业促进村民增收,并引入直播团队打开产品销路。

新华财经济南9月8日电(记者张钟仁、邵鲁文)合作社内的长椅上,几名妇女说笑间,手里的藤编窸窸窣窣响个不停;镇电商服务中心里,带货主播清一色的农民面孔;乡村振兴学院培训基地里,干部群众齐坐一堂学习直播带货知识……记者近期在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马山镇看到,在镇农村经济合作联社和电商产业的带动下,当地乡村产业发展处处彰显出生机和活力。

马山镇距离济南市区和长清城区都只有二三十公里,但地处山区,产业基础薄弱,青壮年劳动力大多进城务工。如何让留守妇女和老年人在家门口实现就业,是当地推进乡村振兴面临的难题。近年来,马山镇通过藤编等产业促进村民增收,并引入直播团队打开产品销路。

1694148659775.jpeg

图为马山镇民居。新华社记者张钟仁 摄

在率先迈出“转换赛道”步伐的马山镇小崔村,村民张希珍的手上下翻飞,一个藤编手提包已完成大半。“马上就能收口了,像这样的包,我两天就能编一个,每个能拿到150元报酬。”张希珍告诉记者。

2021年开始,小崔村组织村民进行藤编培训,发展特色手工业。掌握技术之后,不少村民对材料投入和产品销路有顾虑,村党支部领办的合作社便垫钱采购原材料分发给村民,并回收产品集中销售。“今年以来,小崔村接到60多笔藤编订单,村民完成藤编产品3886个,从事藤编工作的村民人均收入近5000元。”小崔村党支部书记张青说。

1694148660761.jpeg

图为马山镇村民张希珍正在制作藤编。新华社记者张钟仁 摄

部分村有了能致富的产业,一些村仍在摸索探路,“联村共富”被提上日程。今年年初,马山镇农村经济合作社联合社成立,探索推动村集体经济扩大规模经营,实现乡村振兴连片发展。

“合作联社不但让藤编产业辐射到周边25个村,还发掘了双泉庄村中药香囊、焦庄村木雕等20余种手工艺品,产业日渐兴旺。”马山镇副镇长田雨说。

为了让产品走出村庄,马山镇引进直播带货团队。在马山镇电商服务中心,葡萄种植户刘雪趁着直播团队还没开播,抓住机会向“小年轻”们讨教。刘雪说:“我每天在家直播带货,跟年轻人学了不少窍门,还真能用得上。”

马山镇电商服务中心主任王兴伟介绍,政府和当地企业承担了直播团队的日常开销。“我们带货没有中间环节,收入直接给到村集体和村民。”

XxjdzbC007018_20230907_CBMFN0A003.jpg

图为马山镇引进的直播团队正在直播带货。受访者供图

当地还与山东财经大学的专业团队合作,对村民进行多种知识和技能培训,让更多村民在电商的“新赛道”上顺利“起跑”。“刚直播的时候,介绍产品说着说着就跑题了。”马山镇魏庄村党支部书记刘兴喜说,经过专业培训,他和村民们慢慢学会了推介产品、与观众互动,并根据消费者的反馈改进产品。

目前马山镇已建成3个直播间,直播时最多同时在线观众人数达7万多人,累计直播带货销售额已超过2000万元。“下一步,我们将在每个社区设立直播间,培育壮大电商经营主体,建立完善供应链体系、运营服务体系和支撑保障体系,推进中医药、雪桃、手工艺品等特色产品线上销售。”马山镇党委书记付勐说。

新华财经声明: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传播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