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江乡村产业振兴案例之九——横扇花伴湾:以创新发展为动力 推进农文旅价值链不断延伸
近年来,苏州花伴里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倾力打造“花卉特色农业+乡村特色民宿”主流业态,集创意农业、农事体验、农场休闲、综合服务功能为一体,实现“农业+”产业及文化的普及与传承,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高效发展,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编者按:
苏州市吴江区地处江浙沪交界的长三角核心腹地,是江苏的“南大门”。2019年5月,吴江区与上海青浦区、浙江嘉善县全域纳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2021年、2022年,吴江区以扎实的三农工作成果蝉联江苏省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第一等次。吴江工业经济实力雄厚、城乡融合发展水平高,具备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走在前列、打造乡村振兴样本的良好基础。吴江的“江村”实践有助于把握并解决乡村振兴的痛点难点问题,对奋力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一定启示意义。近期,我们陆续发布吴江乡村产业振兴十大案例,展现新时代鱼米之乡发展乡村经济、推进富民强村的良好风貌。
新华财经南京9月21日电(宁婧)近年来,吴江区积极抢抓国家重大战略机遇,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以“江村”乡村振兴品牌为依托,深入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集中打造了一批“乡村游”新场景、新业态。其中,苏州花伴里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倾力打造的“花卉特色农业+乡村特色民宿”主流业态就是其中的一个缩影。
政策引领 丰富休闲农业旅游业态
吴江区近年出台《苏州市吴江区农业高质量发展政策实施细则》《苏州市吴江区推进共享农庄(乡村民宿)发展实施方案》《吴江区推进乡村民宿(农家乐)发展实施办法(试行)》等一系列政策,每年投入近2亿元资金为休闲农业“强筋壮骨”。
同时,吴江区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因地制宜编制了《吴江区全域旅游发展规划(2021-2025年)》《吴江区休闲农业“十四五”专项规划》《吴江乡村休闲旅游发展规划》等,明确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的总体定位、发展目标、空间布局、发展重点以及精品旅游线路、特色乡村旅游商品开发等。依托政策扶持,各类优质社会资本纷至沓来,助力吴江休闲农业发展走深走实。
产业融合 持续布局“农文旅+”跨界领域
近年来,吴江区坚持以精品推进发展、以亮点带动进步,实现各类休闲农业经营主体和乡村旅游点覆盖全部区镇(街道)。据了解,“花伴里”品牌作为中国农文旅产业的领先品牌和综合运营商,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坚持以创新为发展的根本推动力,不断推进农文旅价值链的整合与延伸。
“公司以农场和民宿共享为特征,积极打造花伴湾‘共享’模式,集创意农业、农事体验、农场休闲、综合服务功能为一体。同时,持续布局‘农文旅+’跨界融合,创办各种活动,开发并完善田园生活、文创产业等多种模式,不断深入推动城乡交流,实现‘农业+’产业及文化的普及与传承。”苏州花伴里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
在持续推进产业融合发展上,花卉产业是花伴湾共享农庄农业的基础产业,从研发、生产、流通到消费,产业链条长,产能吸收能力强,可以带动上游种苗、种球、种子产业,以及下游花卉加工业、花卉物流业和花卉服务业的发展。同时,可以带动温室、机械、花肥、花药、花器、花材等相关产业和配套支持产业的发展。
此外,花伴湾农庄深耕花卉服务业,“以花为美,以花为媒”,打造“花卉特色农业+乡村特色民宿”主流业态,结合爱情文化传承、花海生态旅游、水上运动体验、亲子农耕体验、休闲养生度假、宜居健康养老等多种功能,将星字湾村、北横村和沧州村特色田园乡村统筹结合,打造“花伴湾IP”,形成品牌效应。
带动增收 释放休闲农业发展红利
本地游、乡村游、稻田游成为近几年旅游热点,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迎来爆发式增长。据统计,2022年,吴江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接待人次近850万人次,营业收入超7.7亿元;休闲农业从业人员人均收入6.02万元,比吴江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35万元高38.4%。
据了解,在带动农民增收上,花伴湾共享农庄强化与农业企业、家庭农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户、工商企业等多元市场主体建立利益联结,有效带动周边农民发展餐饮、民宿和特色农产品生产销售,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示范引领作用明显。
此外,花伴湾共享农庄鼓励引导农民参与建设管理,直接吸纳农民就业。据统计,自农庄营运以来,带动本地农民就业160多人,带动农民参与经营283人,带动工商企业参与经营32家,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农业企业10家,产生直接经济效益6000多万元。数据显示,目前吴江从事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主体有160余家。由此可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在带动本地农民就业和增收上效果显著。
未来,吴江将进一步开阔思路、提升层次,引导差异化、特色化、品牌化发展,培育标志性和引领性的休闲农业企业。同时,开发乡宿、乡游、乡食、乡购、乡娱等综合体验项目,拓展农事体验、健康养生、创业就业等多重功能,不断延伸农业产业链,以更高水平引领乡村产业高质高效发展,带动更多农民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