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保德县以三项示范建设推进高质量发展
山西省忻州市保德县以“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大宗煤炭物流集散”“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三项示范建设为主线,以“四大提档升级”为抓手推进高质量发展。
新华财经太原9月25日电(王国梁)山西省忻州市保德县以“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大宗煤炭物流集散”“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三项示范建设为主线,以“四大提档升级”为抓手推进高质量发展。
黄河岸畔奏响高质量发展强音
保德县委书记李军介绍,今年是保德开展“三项示范”建设的第二年,也是示范建设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持续强化“放眼全局谋一域、审时度势抓要害”意识显得尤为重要,要聚焦示范引领、项目建设、要素保障、组织保障四大提档升级行动,抓机遇、快作为、求实效,全力推动县域经济实现量变到质变。
示范引领提档升级,就是“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大宗煤炭物流集散、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等工作成效要在发展中走在前列,取得突破性进展,创造更多标志性成果,实现全方位高质量的跨越提升。在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层面,要端牢能源饭碗,用好每一分资源,集中打造以煤、电、镁产业为主的贯通南北的全县中部煤电化工走廊。在大宗煤炭物流集散中心建设上,集中打造以世忻铁路和万镕煤业为龙头的全县南北两大煤炭物流园区。建立以保德为集散中心的山西、陕西、内蒙古三省区煤炭交易流转中心,以及智慧物流网络系统。
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层面,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引领,加强与沿黄兄弟县的对接合作,积极争取忻州市黄河流域国土绿化试点示范项目,集中打造保德东部生态走廊和西部百里黄河风情带,努力建设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争取建成“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要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在保护黄河千秋大计中体现保德担当。
项目建设提档升级。牢固树立“项目第一支撑”的导向,积极推进以商引商、以链引商,出台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奖励办法,充分激发全社会招商引资积极性,迅速招引投产达效一批具有补链、强链、延链功能的产业链上下游优质企业。重点推进世忻铁路复线、万镕煤业铁路专用线、东恒煤业物流园区配煤中心、吉港冠宇水泥技改、华仑燃气日处理50万方煤层气液化、中石油天然气管网建设等项目。同时,对标国家和省市相关政策,加快招引、培育、落地一批重大投资项目,形成“储备一批、开工一批、建设一批、投产一批”的良性循环。
要素保障提档升级。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全面优化资金、土地、能耗、环境容量、污染物排放总量替代指标等要素配置,最大限度增强要素资源的活力。用改革的举措、市场的办法,发挥政府投资“四两拨千斤”作用,带动社会投资,尽快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
组织保障提档升级。领导干部要下深水、亲自干、反复抓,建立常态化工作机制,强化问题统筹协调,加强督办问题落实。抓好项目建设、治安环境整治行动,严厉打击强买强卖、强包强建、敲诈勒索、偷盗抢劫等违法行为,以专业、贴心、高效的服务支持项目建设。
重点项目牵引转型全局
走进兴保铁路复线项目储运装施工现场,机器轰鸣,车辆穿梭,工人忙碌。保德县发改局局长翟培利说,兴保铁路复线项目是省级重点工程。目前,工程整体建设任务过半,为兴保铁路复线如期建成通车提供了有力支撑。
保德是忻州实施“西引”战略的重点县。走好“西引”之路,推动晋陕蒙能源与生态合作示范区建设,加快与晋北城镇圈、长城金三角区域联动发展,着力打造优势互补、协同开放的发展高地,是摆在全县人民面前的一道时代命题。
“强经济必须强产业,强产业重在强项目。紧盯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以重点工作突破、带动整体工作稳步提升。”保德县县长韩朝炜表示,要狠抓项目招引落地、投产达效,打造“谋划一批、储备一批、开工一批、投产一批”的滚动式项目建设格局,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韩朝炜说,全县连续两年GDP过百亿——122亿、138亿,无不包含了全县上下砥砺前行、团结奋进、乘势而上的一份份努力。实现振兴崛起,要有事必功成的信心,更要有滚石上山的付出和努力。
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培育壮大经营主体、加快推进“市场主体倍增工程”、完善市场公共服务专业化全周期配套、主动对接融入“晋陕蒙”市场建设……一个个具体目标、一项项制度创新、一条条政策措施,看得见、听得到,全是付诸行动的举措。
蹚出乡村振兴新路径
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过程中,保德县委、县政府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决策部署,以更有力的举措,汇聚更强大的力量加快发展乡村产业,为乡村振兴蹚出了一条新路。
近日,保德县委组织开展了乡镇“大比拼”活动。11位乡镇党委书记轮番上台,聚焦巩固衔接的难点、焦点、热点,围绕组织领导、防返贫监测和帮扶、“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项目进展和资金支付、问题排查整改、“三支队伍”管理等工作,谈思路、晒亮点、讲经验、比实效。“你追我赶、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为促进巩固衔接各项工作提质增效奠定了坚实基础。
县乡村联动,“七个抓手”巩固成果。三年来,全县制定下发监测帮扶、产业就业、搬迁后扶、驻村帮扶等60余个巩固衔接政策文件,进一步强化了政策支撑,提供了工作遵循。全县三年实施38个专项行动,确保常态化排查、及时化整改、责任化保障的“三化”机制有效运行。
保德县加大农业投放力度,让第一产业发挥主导作用,全县粮食产量实现了连续7年大丰收。2022年,保德县粮食种植面积达33.79万亩,粮食产量1.3亿斤,为历史最高年份。全县瓜菜播种面积达1.06万亩,产量4.28万吨。全县接续建设22万亩有机旱作农业基地。全县良种覆盖率达100%,累计实施高标准农田10691亩。
保德县依托“三省通衢”区位优势和物流运输比较优势,创新实施务工就业“以奖代补”政策,不断壮大赴陕西府谷、榆林、内蒙古鄂尔多斯等地省外务工规模,打造了一支新时代“走西口”劳务大军。2021年、2022年,连续两年全县脱贫劳动力务工人数达24925人次,收入近2000万元。
同时,县里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要效益,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近三年来,县里共安排产业项目资金3.3亿元,用以巩固提升特色种植、规模养殖、农产品加工、乡村旅游等10大乡村特色产业。目前,保德县共有农产品加工省级龙头企业3个、市级5个,农业企业30个、家庭农场35家,认定帮扶车间7家。2022年农产品加工企业年销售收入完成10.5亿元,同比增长8%。
掀开“一泓清水入黄河”新一页
保德县是山西省19个、忻州市3个沿黄县份之一,黄河流经全县63公里。全县把“一泓清水入黄河”工程作为牵引全县补齐环境基础设施短板的“一号工程”,加快推进河道、岸线生态修复治理,全面铺开黄河生态廊道建设工程,保护和治理齐头并进,全力推动项目工程落地见效。目前,保德县“一泓清水入黄河”工程取得阶段性重要成果。在净化黄河滩涂方面。加强河道监管巡查,持续开展“清河行动”,排查排口,规范整治,清理滩涂,清运废弃物、漂浮物。县城雨污分流工程预计10月底前完成管网建设。
在绿化、美化公路沿途方面,沿黄乡镇开展整理坡面、修剪树木行动,规范门店,实施景观、驿站等项目。在严控1公里方面,对沿黄1公里内的29家企业进行全面排查、整治整改。在管控10公里方面。推进总投资1881万元的朱家川河保德县石堎湾至杨家湾段河道治理工程(已开工)和总投资175万元的朱家川河保德段建设污染源在线视频监控系统项目(正在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