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经智库 > 乡村振兴 > 正文

扎根农村 初心向阳——记山西省保德县林遮峪乡元家山村第一书记张宇荣

新华财经|2023年12月14日
阅读量:

曾是一名新闻工作者的张宇荣,在跟踪记录元家山村脱贫攻坚的过程中,与村民们结下深厚感情。2021年她主动请缨,由保德县委宣传部派驻林遮峪乡元家山村的第一书记兼队长。

新华财经太原12月14日电(王旭红)这里海拔990米,一条狭窄的螺旋式盘旋小路是村子与外界联系的唯一通道,山高坡陡,落后闭塞,老弱病残,五个村级小组居住分散——这里是元家山村,位于保德县林遮峪乡,是张宇荣主动请缨担任驻村第一书记的地方。

张宇荣是谁?她个头不高,短发,脸上总挂着笑。她是保德县委宣传部派驻林遮峪乡元家山村的第一书记兼队长,2021年主动请缨到这个小山村驻村。

与元家山结缘,是因为2018年脱贫攻坚战中的一次采访。那时张宇荣是一名新闻工作者。在跟踪记录的过程中,她和元家山村民、孤儿、老人结下深厚的感情,也因此对村里家家户户的情况有了详细的了解,这为她后来担任元家山的第一书记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面党旗,塑形铸魂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更要“铸魂”。组织振兴是乡村振兴的根本保障。

元家山村共有341户,927人,党员28人,党员中大多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入党的老党员。2021年“七一”,恰是建党100周年,张宇荣抓住了这一契机,自己购买了白T恤、小党旗、党员徽章、笔记本等,将所有党员集中到一起,召开了主题党日活动。细心的宇荣还为老党员们准备了油糕、粉汤等食物,她组织的这一次党日活动,让全村党员集体过了党的生日,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

从此以后,张宇荣经常组织大家学习党的规章制度,传递党的声音,讲解乡村振兴的重要性和具体措施。为了不耽误农时,张宇荣把主题党日活动转移到了田间地头,帮助老党员刘科志翻地,带领党员们帮助脱贫户刘旺子种西瓜覆膜。

为了不让老党员在炎热的天气里奔波,她就带着相关书籍到各小组里开展主题党日活动,马家峁小组的党员们集中在原村委会的大树底下一溜排开,张宇荣为老党员们就地讲授党课。王家畔村老党员王俊半身不遂,行动不便,张宇荣和村支书送教上门,把党的精髓要义讲给老党员听,并给他画了重点。

把主题党日活动开到田间地头,把党的温暖与关爱送到每一个党员与群众中间,把党的政策宣传到山村角落,处处为群众着想的党员干部谁不喜欢?

张宇荣正是这样的党员干部,她走到哪儿,党旗就插到哪儿。如今,元家山村老百姓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

一部手机,存满深爱

打开张宇荣的手机,满是工作的痕迹,电话、微信、朋友圈、抖音、WPS、钉钉,不管是什么功能的APP,在她手里,都能变成专门为驻村服务的软件——随便打开通话记录,一连串的名字竟都与元家山村有关,不是村民就是包村干部,不是村支书就是驻村队员。

通讯录里,联系最多的就是元家山的村民。家家户户,事无巨细都要和张书记唠唠。门前铺了水管需要报销、孩子上学,老人养老低保认证,救济粮的发放,为孤寡老人买药等都要和张书记说,甚至等不到老天下雨也要打电话与张书记说说。她的手机总是“热闹”着,但一点儿也没嫌烦,只觉得这个老百姓的“贴心人”,她当得乐意。

老百姓愿意找张书记,是因为张书记总记挂着他们。为了让刘文文儿子返校,她三番五次去家里做工作,一个月打了39次电话。为了鼓励患有鼻癌的王凤英鼓起生活的勇气,多次为她买米买药,帮助她卖农产品。为刘美艳姐妹买米买药,照顾她们患有精神分裂症的母亲,让他们安心学习。国庆节假期,张宇荣召集志愿者到元家山村给老百姓理发送衣服。

元家山的老百姓对她的依赖和信任感动着她,艰苦的驻村工作又锤炼了她的意志。她将自己的感受诉于笔端,驻村工作的点点滴滴在她的朋友圈记录下来。农村生活的艰辛与朴实也打动了周围的同事与朋友,大家从她的朋友圈看到她为百姓送春联、入户走访、开会学习、种植向日葵、销售农产品等,感受到了她热气腾腾的生活。

她用文字,用图片,用视频,用行动,用自己一颗赤诚的心记录着驻村生活,践行着初心使命,感受着老百姓的春种、夏锄、秋收、冬藏。她的手机就是一部驻村史,是元家山在党和政府领导下的乡村振兴奋斗史。

一片葵花,饱含热情

村集体经济的软弱是乡村振兴路上的大难题。张宇荣成天琢磨着如何壮大村集体经济,让村民们过上更加踏实富裕的生活。

参考四井头村红葱等比较成功的案例,通过实地走访调研,张宇荣决定把村里几十亩撂荒地耕种向日葵,并申请衔接资金种植二百亩向日葵作为特色产业来发展。

芒种前后正是种植向日葵的好时节,然而老天不作美,连续高温无雨,等到6月中旬时候看天气预报有雨,张宇荣立马组织十几个村民种植向日葵,她怕村里老人搬运肥料不方便,就动员家人,专门带着高考结束的大儿子来帮忙。

功夫不负有心人。种植向日葵的第二天便迎来了一场连续下了8小时的雨,雨水保墒,向日葵顺利出苗。在之后的几个月里,她和乡亲们除草,施肥,间苗。等到向日葵开花时,元家山居然成了城里人的打卡地。

目前,向日葵已经送到工厂加工生产,不日即可上市销售。预计葵花加工生产以后毛利润可以达到30万元以上,参与种植向日葵的25户脱贫户人均工资超过1500元。

一腔热情,以心换心

没有热爱,就没有坚持。用保德县乡村振兴局局长杨剑的话说:张宇荣是保德县最有情怀的第一书记!

此言不虚。2021年6月份,张宇荣初到元家山村,正值炎热的夏天,为了解决村民用水难得问题,她马不停蹄开始工作,最后在县里申请了一座100立方的高位水塔,水塔建成以后通过马家峁小组的黄河水塔三级提水实现用水自由。解决了用水难题,村里养殖户用水的大难题也迎刃而解,大家都高兴地夸张书记办了一件实实在在的大好事。

2022年,张宇荣与村支书谋划了三个项目,一个红枣深加工厂,一个高原喷灌系统,一个春秋大棚建设。后来通过了高原喷灌项目,解决了部分交通方便的田地的缺水问题,极大改善了村民种地靠天吃饭的现状,黄土高原上终于可以用上喷灌了,方便了老百姓,也为增收创造了条件。

2023年,张宇荣除了申报向日葵种植以外,又为喷灌系统配套申请了拖拉机,还有翻转犁、除草机等机械壮大村集体经济。

秋季大丰收,她又帮群众销售羊肉、土豆、小米、粉面、红枣、红葱等农产品约4万多元。

张宇荣凭借自己的一腔热情成了群众的贴心人。她不但给予百姓物质上的帮助,更是给予他们精神上的温暖、鼓励、帮扶。她为他们树立做人的尊严,找到生活的意义,感受政府的力量和来自社会的温暖。

她带着乡亲们种葵花,自己也活成了一朵向阳花。她是一个工薪族,自己也不富裕的情况下,还要用微薄的工资帮助他人。十几年来,她大约捐献了三万多元。她不歧视任何人,村里的鳏寡孤独,老弱病残,智障儿童,都能在她这里看到笑脸,感到温暖。

张宇荣说:“我本是农民的女儿,最能体会靠天吃饭的艰辛,现在赶上振兴乡村的大好机遇,让我有机会奉献于一线基层,这不但是对我的考验,更是组织对我的信任,再苦再难,也要把这件事扎扎实实做好!”

向阳而生,信仰坚定,她无愧于党和政府的期望,无愧于闪耀的青春。

新华财经声明: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传播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