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经智库 > 乡村振兴 > 正文

湖南新晃:搭建“牛帮帮”驿站 打通就业服务“最后一公里”

新华财经|2024年03月18日
阅读量:

近年来,新晃结合本地实际,创新打造上下联动、网络互通、覆盖县乡村的“一站式”公共就业服务平台——新晃“牛帮帮”就业驿站,为湘黔边界农民群众提供精细化就业服务,切实打通群众就业“最后一公里”,有效助力乡村振兴。

新华财经长沙3月18日电(刘芳) 第五批全国农村公共服务典型案例近期发布,湖南省搭建“牛帮帮”驿站打通就业“最后一公里”的实践从上百个候选案例中脱颖而出,成为全国17个入选案例之一。

新晃侗族自治县是“中国湘西黄牛之乡”,辖11个乡镇137个村(社区),常住人口22万,其中以侗族、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占86%以上。

新晃侗族自治县委副书记、县长杨鹏表示,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近年来,新晃创新打造上下联动、网络互通、覆盖县乡村的“一站式”公共就业服务平台——新晃“牛帮帮”就业驿站,为湘黔边界农民群众提供精细化就业服务。

为扩大驿站的覆盖面以及提高服务的专业化和精准度,新晃采取政策扶持引导和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联合政府、村委会、人力资源机构等不同主体参与合作运营管理,按照“统一标志标识、统一功能定位、统一服务事项、统一经办流程、统一服务标准”,共设“牛帮帮”就业驿站163家。其中,县级总站1个、乡镇分站11个、村(社区)服务点151个,打造城区步行15分钟、乡村辐射5公里的就业服务圈。

图为“牛帮帮”就业驿站大厅微笑服务前台一角

建成之后,驿站管理是关键。新晃制定“牛帮帮”就业驿站责任清单,明确县乡村振兴局、发展改革局等职能部门和各乡镇的具体责任,出台《“牛帮帮”就业驿站成效考核管理制度》,开展负面清单管理,创新驿站星级评定,从发挥服务功能、工作效果评价、创新特色服务内容等方面,对购买服务成果进行综合评价。

为了打造一支专业化的服务队伍,新晃选拔210名人社协理员进入“牛帮帮”就业驿站,保障村(社区)站点各配备1人以上协理员,依托“党建+微网格”机制,发动基层党员、志愿者等下沉乡村一线开展就业志愿服务,同时成立小微、农创、旅创、工创、融资等5个创业就业指导服务组,以“开处方”形式为创业者提供全流程精细化帮扶。

图为“牛帮帮”就业驿站工作人员深入村寨向群众宣传就业、社保等相关政策

同时,新晃建设“牛帮帮”就业驿站网络服务平台,开通“牛帮帮”“码上办”微信小程序,加快线上、线下工作融合,通过“互联网+”实现就业服务“码上办”“一次办”。开通“牛帮帮”就业驿站服务专线0745—6192580(想要就业我帮您),及时接办群众就业服务事项。

图为“牛帮帮”就业帮扶车间

聚焦群众就业需求,新晃打破原有窗口业务分类限制,增加窗口办事人员业务权限,推行一个办理窗口处理全部业务的服务模式,做到“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综合窗口出件”,实现企业和办事群众“进一扇门,找一个人,办所有事”。目前,全县11个乡镇驿站窗口的全流程办理服务项目已达到34项,其中19项下延到村级。

在“牛帮帮”就业驿站运转过程中,新晃着力推进零工市场、微创基地、安薪之家、以工代赈等工作。依托“牛帮帮”就业驿站推进零工市场建设,为务工人员提供等候用工、求职信息发布、技能培训、劳动维权等公益性综合服务,全力推动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做到“群众少跑路,就业有门路”。

图为新晃侗族自治县“牛帮帮”就业赶墟节

2022年以来,“牛帮帮”就业驿站累计对接本地有零工需求的用人单位2600余家,发布各类用工信息约7000余条,帮助近3000名劳动者实现就业,900余名农村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创建“牛帮帮”返乡农民小微创业基地,充分利用国有闲置经营性资产,免费为创业者提供为期一年的经营门面或办公场所,有效降低创业风险,提高创业项目成功率。

杨鹏表示,下一步新晃将坚决扛牢稳就业重大责任,大力实施就业优先战略,持续推进“牛帮帮”就业驿站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推动乡镇“就业帮”就业驿站全面建成,今年力争实现城镇新增就业2100人以上,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2400人以上,让群众和企业享受更便捷高效的就业服务,实现群众在家门口好就业、就好业,全力保障劳动者稳定增收。

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发展司四级调研员王达认为,新晃结合本地实际,从搭建形象化平台入手,上下联动、网络互通,创新打出就业政策“组合拳”,切实解决了群众就业的关心事、烦心事,打通了湘黔边界地区就业“最后一公里”,做到了“群众少跑路,就业有门路”,助力了本地区乡村振兴。

据悉,全国农村公共服务典型案例已经连续征集五年,经过全国征集、地方推荐、初审、专家评审、社会公示等环节,迄今累计推出101个典型案例,持续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

新华财经声明: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传播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