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吴江乡村振兴发展模式之三——七都镇开弦弓村:农文旅深度融合 打造乡村振兴江村样板
近年来,开弦弓村聚焦费孝通先生“志在富民”理念,不断探索强村富民新路径,持续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编者按:
吴江区隶属于江苏省苏州市,既是苏、浙、沪两省一市的地理交界处,又是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的中心区域。吴江三农工作成果丰硕,连续三年蝉联江苏省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第一等次。近年来,吴江以“江村”乡村振兴品牌为引领,逐步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促进农民就业创业增收、健全农民生活保障体系。近期,我们陆续发布吴江乡村振兴发展模式十则,从产业融合、和美乡村、强村富民等角度阐述乡村振兴的发展模式。
江苏吴江开弦弓村地处太湖东南岸,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村域面积4.5平方公里,因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江村经济》的调查样本得名“江村”,开弦弓村从此也成为世界观察中国农村的窗口和国内外研究中国农村的首选样本。近年来,开弦弓村聚焦费孝通先生“志在富民”理念,不断探索强村富民新路径,持续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规划赋能 探索高质发展
开弦弓村把握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和环长漾新时代鱼米之乡“最江南”样板区打造的双重机遇,持续推进综合提升,乡村振兴成效明显。开弦弓村结合“志在富民”理念,不断深化“一心、一廊、三村、四园”规划布局,持续打造以“江村”文化为核心、系统运营为支撑的“中国·江村”客厅。加快国家4A级旅游景区创建,推动江村1936·南园、北园与桑园等现有业态升级,使旅游产业成为“江村”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引擎。2023年,开弦弓村共接待各类访客超过14万人次,江村再次成为世界观察中国农村的“热点”。
图为江村1936·北园航拍图
产业赋能 拓宽富民路径
开弦弓村联动政府资源、社会资本与村民资产,探索村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径,拓宽村民致富新渠道;丰富产业布局,擘画出有“江村”特色的休闲农业蓝图,努力向“共同富裕新典范”跃升。
近年来,开弦弓村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参与“江村”建设,江村Club、定胜高糕团店等12家市场化运营主体,带动超百名本村居民实现在家门口就业,人均可支配收入连年增长,近三年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实现翻番,实现农业更强、农民更富、农村更好。2024年,江村1936·南园结合节日举办“鹿岛节”“江村光影节”等活动,截至目前共接待游客近12万人次,实现销售额超600万元。
文化赋能 擦亮江村底色
开弦弓村持续在文化渊源与内涵挖掘上下功夫,将“江村”历史文献内容与建设布局、景观氛围有机结合,打造了江村文化园、江村文化礼堂、知源小院、教授工作室等一批特色文化点位,探索出一条沉浸式体验的百年江村动线。开弦弓村还积极对接中国社科院,深化与复旦大学、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等国内外院校合作,做强社会学实践基地品牌;构筑长三角社会学联盟、吴江区江村研究会,持续提升江村文化软实力。目前,江村学院建设稳步推进,正努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家级社会调查基地、国家级社会科学实验室和全国一流乡村振兴培训示范基地。
图为江村乡村振兴科技小院
科技赋能 扩大品牌效应
开弦弓村借助“国家科技小院”“亚夫工作站”、省市农科院等科技力量,通过科技赋能、绿色发展、市场运营等方式,打造300余亩高标准农田,开发江村丰物品牌,联动周边村落抱团发展。
2023年,“江村大米”为村集体经济增收50万元。2024年,“稻田认领计划”助力江村大米“未产先销”,开耕当天销售额即超42万元。以“江村大米”为切入点,开弦弓村吸纳吴江香青菜、吴江大头菜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及更多太湖流域农产品,促进“江村丰物”品牌塑造。
未来,开弦弓村将继续秉承费孝通先生“志在富民”的理念,探索“研学+农文旅”融合发展,打响“中国·江村”品牌,不断推动乡村振兴向更高水平迈进,为乡村全面振兴贡献江村方案。(杨楠)
编辑:杨京川
版权声明:未经新华财经书面授权许可,严禁任何个人或机构以任何形式复制、引用本文内容或观点。
免责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