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经智库 > 乡村振兴 > 正文

在怒江畔绘就“共富画卷”

新华财经|2025年05月12日
阅读量:

近年来,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工商联以创新联农带农机制为抓手,积极引导广大民营企业响应号召,开展“万企兴万村”等行动,在怒江畔为边疆地区的乡村振兴绘就了一幅“共富画卷”。

“在怒江种植重楼花、滇黄精、养独龙牛,只要能让农民增收致富的事情,我们都在努力去做,这也离不开工商联的指导和帮助。”回望公司成立多年来的历程,泸水银坡春灵种养开发基地负责人肖志军很欣慰。

近年来,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工商联以创新联农带农机制为抓手,积极引导广大民营企业响应号召,开展“万企兴万村”等行动,在怒江畔为边疆地区的乡村振兴绘就了一幅“共富画卷”。

联农带农 铺就乡村致富路

在怒江州委统战部副部长、州工商联党组书记和福宝看来,肖志军虽个子不高,但十分有情怀和担当。

“他勤劳致富后,就开始思考如何帮家乡的乡亲们生活好起来。”熟悉肖志军的人都说,他始终为帮助周围的群众过上更好的日子而忙得不亦乐乎。

图片1.jpg

图为泸水银坡春灵种养开发基地 (肖志军供图)

肖志军的愿望与怒江州工商联的种种举措不谋而合。据和福宝介绍,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怒江州工商联始终聚焦民心、纾解民忧,引导民营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目前,怒江州258个行政村全部与企业结对,累计实施339个“兴村”项目,投入产业项目资金11.58亿元,另有超过500万元的公益捐赠。

“我们充分发挥商会吸引力,注重吸纳龙头企业、骨干企业入会,在州工商联指导下开展‘会员企业大走访’等活动。”怒江州商会副会长、农业特色产业商会会长何军说。据不完全统计,商会成立以来,30余家会员企业与村庄实现结对帮扶,促进群众增收致富。

产业带动、就业带动、养殖带动……怒江州光彩事业的发展离不开工商联、商协会与企业家的共同努力。企业家肖志军的另一个身份是怒江州工商联副主席,他坦言“自己不记得拥有多少头衔”,但他对帮扶农民增收、实现致富的事例却如数家珍。

“我们提供价值500多万元的种苗、技术指导及服务,通过各种方式带动农户通过公司分红增收580万余元。”作为群众口中的“致富带头人”,肖志军十分自豪。

东西协作 共绘振兴新图景

“怒江经济发展起点低、起步晚,企业‘小、散、弱’特征明显。”怒江州工商联副主席兼秘书长李金洲表示,在与上海浦东新区结对帮扶后,怒江州工商联与当地工商联结为友好工商联,与民营企业家一同前往浦东新区考察学习,“我们调研过亚朵集团、秉波实业等众多企业,希望为怒江州民营企业家找寻更多合作机遇。”

怒江天一文化旅游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浦德美很庆幸,自己曾在州工商联的带领下来上海洽谈业务。机缘巧合下,她与上海秉波贸易有限公司开展合作,出资成立运营了怒江独龙织梦实业有限责任公司,从事独龙毯、怒毯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开发、传承与推广,也开展非遗项目的培训与教育。

“看到是怒江州工商联带来洽谈合作的企业,我们就会觉得很放心。”上海秉波贸易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陶琳玲坦言,工商联是促成双方合作的关键因素之一。目前,怒江独龙织梦公司基于独龙毯开发了众多衍生产品,“藏在深山人不识”的独龙毯逐步“出圈”,助力独龙族妇女在家门口实现就业。

正如李金洲所言,怒江州工商联对招商引资工作十分重视,不断吸引优质企业落地,助力当地产业转型升级,为怒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我们要进一步加强与企业的联系与合作,为民营企业发展创造更加良好的环境。”和福宝指出,未来将继续通过产业带动、就业帮扶等方式,让发展成果惠及各族群众,推动惠农政策落地见效,让更多企业扎根怒江,推动实现共同富裕。(杨京川)

 

编辑:谷殿清

 

版权声明:未经新华财经书面授权许可,严禁任何个人或机构以任何形式复制、引用本文内容或观点。

免责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

新华财经声明: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传播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