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吴江数字乡村模式之八——元荡村:以智慧农村建设提升居民幸福感
近年来,元荡村积极探索打造现代化数字化项目,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延伸至“最后一公里”。
编者按:
苏州吴江区东邻上海,西濒太湖,南连浙江,北依苏州主城区,是江苏省的“南大门”。在吴江,京杭大运河纵贯南北,太浦河横穿东西,当地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的美誉,是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的中心区域。近年来,吴江先后荣获全国县域数字农业农村发展水平评价先进县、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等多项国家级荣誉,入选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等创建名单。2025年吴江数字乡村十大模式围绕当地在生产生活方式革新、数字化手段赋能基层治理、乡村产业现代化发展等方面开展的探索,描绘出一幅吴江农村智慧发展的和美画卷。
元荡村位于苏州市吴江区汾湖高新区(黎里镇)东北部,与汾湖最大的省管湖泊元荡湖紧密相连,辖区面积4.67平方公里,现有户籍808户,在册人口2220人,外来流动人口近2000人。近年来,元荡村明确打造以淀山湖、元荡湖为主体的生态绿心,并积极探索打造现代化数字化项目,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延伸至“最后一公里”,村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
“江村通”+“数字乡村客厅”打造一体化场景
在线上,元荡村开发“江村通”智慧农村掌上端口,融合区、部门、村各层级数字应用模块,统筹推进建设以“1+1+1+N”为整体架构的区级智慧农村管理平台。“江村通”平台由党建引领、乡村治理、乡村产业及公共服务四个板块组成。其中,党建引领主要汇聚党组织架构、党员数据分析、党建活动和党建宣传等信息数据;乡村治理板块通过金点子、出租房管理、“三资”监管、积分制等模块,促进村民积极参与村级各项治理;乡村产业板块构建起综合性农村电子商务中心,助推农产品销售并满足村民日常采购需要;公共服务板块涵盖智慧交通、智慧金融、行政审批等功能模块,让村民足不出村即可方便查询及办理各类日常事宜。

图为元荡村村景
在线下,该村打造了占地约500平方米的数字乡村客厅,“客厅”以绿色为主色调,与元荡村“绿水元荡 生态湖居”的党建品牌相呼应,也与一体化生态绿色为底色相契合。数字乡村客厅也分为党建引领、数字治理、数字产业及便民服务区四大板块,让村民沉浸式体验数字化带来的便利。
智慧产业激活乡村振兴新引擎
传统农机插上“智慧翅膀”——在元荡村的水稻田里,除了忙碌的农民身影,还有一台正在执行施肥任务的无人机。用无人机施肥,1分钟可施肥2亩地、1名机手每天可施肥1000亩以上。无人机施肥不仅提高施肥精度,还降低秧苗伤害、保护秧苗生长,操作简单、省时省力、节约成本,为农民稳产增收提供了有力保障。

图为元荡村村景
有机农场绽放“智慧农业魅力”——以“数字农业”“科技农业”“六农体验”为主题,4800平方米的现代化玻璃大棚被分为养殖区、种植区和研学区。当地引入鱼菜共生生态循环新模式,通过养殖废水回收利用设计,整合水产养殖技术和水耕栽培技术,实现“养鱼不换水、种菜不施肥”的生态共生效应。
“互联网+直播”开拓助农增收新模式——当地在“数字乡村客厅”搭建起直播间,农户可以在这里学习如何开设网店、直播带货,并通过直播销售各类特色农产品。元荡村以数字化手段提升农业经营网络化水平,开拓了助农增收新模式。
多措并举提升群众满意度和幸福感
如今,元荡村村民足不出村即可办理有线电视缴费、数字机顶盒办理、小额存取和涉农贷款等业务,多种多样的智能设备让村民办事从“最多跑一次”到“跑也不出村”,解决了群众办事门难找、跑路远、环节多、手续繁等突出问题,有效提升办事便捷程度。
假日学校和暑托班也是元荡村一大特色,自2014年开办以来,每个周末和寒暑假都由镇小学老师为辖区孩子免费提供美术、科技和书法等课程,广受村民好评。该村还在数字乡村客厅搭建了有声图书馆,孩子们可以免费收听诗歌故事、阅读书籍等,增强了村民的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

图为数字乡村客厅
此外,元荡村还以数字乡村客厅为阵地创新打造了“日间照料中心+数字医疗”,构建“医、养、科技”三位一体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体系。村民可在此自助测量血压、中医诊疗、心理咨询,并通过与上海健康云合作预约挂号上海的医院,逐步实现与上海优质医疗资源共享,改善农村居民生活质量。(胡颖佳)
编辑:谷殿清
版权声明:未经新华财经书面授权许可,严禁任何个人或机构以任何形式复制、引用本文内容或观点。
免责声明:新华财经(中国金融信息网)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