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经智库 > 研究报告 > 正文

探索构建以SDR为核心的新型国际货币体系

中国商务新闻网|2023年07月13日
阅读量:

布雷顿森林体系会议确立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货币秩序,美元等价黄金扮演起国际货币的角色,其对世界经济的贡献不言而喻。但也应看到,美元作为一国主权信用货币承担超主权货币职能一直不乏诟病之声,尤其是1971年尼克松总统宣布美元与黄金脱钩后,对美元质疑的声浪更为高企。有人提议重回金本位制,亦有人试图创建全新的超主权货币,然皆难落地。依笔者见,升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特别提款权(SDR)货币功能,推动SDR与实物挂钩进而数字化,使之成为真正的超主权货币,或为重整世经秩序、消解美元霸权的可选项。为此,全球央行当形成构建超主权货币之共识,中国亦可在国际货币治理领域积极作为,推动建立更加公平合理的以SDR为核心的新型国际货币体系。

难在何处

超主权货币并不神秘,它一直活跃在人类经济生活中。超主权货币是充当全球商品和服务的“一般等价物”,是不受任何主权国家控制发行的货币。超主权货币因国际贸易而生,早在公元前400年古希腊色诺芬的著作《经济论》中就有了类似记载。近现代银本位制、金本位制中的银和金,就是履职世界通货的超主权货币。英国凯恩斯(1943年)、美国怀特(1943年)在布雷顿森林会议之前,曾分别提出创新世界通货“bancor”“unita”的设想。1944年的布雷顿森林会议确定黄金为世界通货,美元挂钩黄金,使得美国主权货币美元等同于世界通货黄金,行使国际货币职能。

美国每每出于自身利益考量操控美元,令他国叫苦不迭。美元充当国际货币,着实捞足了“铸币税”的好处。一是美国凭借美元优势,透支美元信用,支撑其经济科技军事霸权。自20世纪40年代罗斯福新政开始,美国就养成了靠发债“过日子”的习惯,后任总统们亦曾压缩政府赤字,但成效不彰。到了奥巴马、特朗普、拜登先后执政时期,更是大大推高了债务上限,此三位总统任期内国债余额占年度GDP比重均超过了100%。2023年6月,美国财政部数据显示,美国国债超过32万亿美元,占GDP比例超120%。二是美元脱钩黄金后,“特里芬难题”并未得到解决,不需要锚定黄金的美元如脱缰之马般缺乏足够的硬约束,超发现象严重,饱受质疑。1971年美元与黄金脱钩后,由于美国较强的经济实力、较完善的金融体系和国际贸易投资中计价结算货币的“路径依赖”,在后布雷顿森林体系包括“牙买加体系”(1976年)的情况下,美元仍承担了主要国际货币职能。数十年来,美联储通过升息降息操作、操控美元汇率、引导美元流入流出、收割美元计价资产财富,实现“美国优先”目的,但也深度影响了国际金融市场稳态,非议之声不绝于耳。美国政府及美联储对美元管理陷入了新的两难境地,即“管也不是,不管也不是”。美元作为一国主权货币行使超主权货币职能,加剧了“不可能三角”问题,即资本自由流动、汇率稳定和货币政策独立性三者不可能兼得。

鉴于此,构建超主权货币,有利于建立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货币体系。构建超主权货币,有利于弱化美元国际货币地位,是消解美元霸权的治本之策。构建超主权货币,因其不必受任何一国主权信用和政府力量所左右,更能抑制货币超发的冲动。构建超主权货币,更能发挥货币中性职能,更有利于建立公平合理的国际货币体系,促进全球金融和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

呼唤共识

当代国际金融组织和世界主要经济体,一直寻求超主权货币。早在1967年,IMF年会通过了特别提款权(SDR)方案,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应对美元危机,有“纸黄金”之称的SDR作为账面资产担起了超主权货币的部分职能。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后,曾经的“亚元”设想,其用意也在于寻求摆脱美元控制的路径。蒙代尔设计的、2002年正式启用的欧元,实质亦是为应对美元霸权的准超主权货币。德国、法国、俄罗斯、印度、巴西、阿根廷、南非、伊朗等诸国政要,均曾在多个场合质疑主权货币美元的国际信用。

构建超主权货币并不排斥现有国际货币,各国央行形成共识至为关键。SDR理所当然行使国际货币职能,但超主权货币存在时,并不排斥其他主权货币,尤其是SDR篮子里的五种货币(美元、欧元、英镑、日元、人民币)行使国际货币的职能。超主权货币和主权货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可以共生共存,甚至相互促进。各国央行需要通力合作,对超主权货币形成共识,对超主权货币与各国货币的挂钩转换机制形成共同规则。超主权货币的发展,从短周期看,对美元的影响最大,可能会受到来自美国的干扰,但美国一贯标榜奉行“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如果国际货币体系规则变化了且变得更加公平合理了,从中长周期看,相信美国及美联储也会支持的,至少是难以直面反对的。

全球央行数字货币发展和美国单边主义金融霸凌行径,为超主权货币加速进程提供了机遇。一方面,各国央行数字货币(CBDC)的出现,丰富了构建超主权货币的数字技术。国际清算银行(BIS)2021年所做的调研报告指出,各国开展CBDC相关工作的央行比例已经达到了86%。另一方面,近年来美国单边主义金融霸凌行径频现,严重损害了美元信誉。2022年,美国依据其国内金融法规制裁阿富汗、俄罗斯,直接冻结处置两个主权国家在美国的美元资产,激起了两国强烈不满,俄罗斯更加坚定了“去美元化”,也引发了别国对美元信誉的担忧。全球数字货币的快速发展和美国自损美元信用,激发了构建超主权货币的内在和外在动机,为超主权货币加速进程提供了机遇。

路径选择

推动国际金融机构牵头组织落实。应争取联合国、WTO和G20等国际组织支持,推动设立超主权货币专门议题,研究制订相关技术标准和规则,共商完善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金融服务和货币秩序。推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WB)切实履行国际金融组织主体职责,在世界各国央行的支持下,建立健全超主权货币发行与管理机制。推动IMF和WB份额改革,完善决策机制,摊薄美国“一股独大”份额,消除美国拥有“一票否决权”的例外。

探索升级特别提款权功能。SDR作为国际通用的账面资产和记账单位,已经具备了作为一般货币的价值尺度、贮藏手段、世界货币功能。探索在现有SDR基础上升级其货币功能,推进其全面履行超主权货币职能,包括行使货币的流通手段、支付手段等基本功能。进一步赋予“纸黄金”SDR财富属性,研究SDR发行“锚”与一揽子商品挂钩、而非与一揽子主权信用货币挂钩,使得SDR拥有区别于原有篮子里“五大货币”的超主权地位,且任何主权国家滥发自身货币均难以殃及SDR。明确SDR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核心地位,研究SDR与各国主权货币基于内在价值的价格转换机制。研究SDR定价的科学性和透明度,SDR内在价值应与所挂钩商品的现货、期货、期权市场价格相衔接。研究SDR合理发行“量”,避免世界通货的膨胀或紧缩。

探索超主权货币数字化。一国央行数字货币能够成熟落地运行,表明超主权货币数字化同样不存在技术障碍。探索超主权货币数字化,包括如何应用数据加解密、安全支付、可信计算、区块链等技术,如何处置超主权货币系统的中心化与非中心化问题,如何建立共同遵守的发行、存储与清算等规则和标准体系,如何规范超主权货币领域的共识机制、交易机制、决策机制、争端解决机制等。超主权货币数字化实施,重在主权央行数字货币间的互信机制和技术合作,可先在双边、诸边开展区域合作试点,然后再扩大到多边与全球使用。

探索构建以SDR为核心的新型国际货币体系。世界各国共同努力,探索促进形成以超主权货币SDR为核心,以市场有需求包括美元、欧元、人民币在内的主权信用货币充当国际货币为补充的新型国际货币体系。SDR锚定一揽子商品,各国主权信用货币锚定SDR。SDR和主权信用货币可数字化。最终形成以联合国、WTO和G20等国际组织为支持,以IMF和WB为指导,以各国央行为支撑,以SDR发行管理机构为执行的国际货币组织保障体系。(作者系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

新华财经声明: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传播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