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机构财报解读】长沙银行:经营规模不断壮大,业务发展多点开花
2024年上半年,长沙银行实现营业收入130.42亿元,同比增长3.32%,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1.21亿元,同比增长4.01%。
新华财经北京9月10日电(分析师侯汶姗 于泽洋 张威)近期,长沙银行披露2024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期内,长沙银行围绕“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的发展理念,紧扣“134568”战略目标,推动经营指标不断增长、经营基础不断夯实,打造创新驱动、特色鲜明、价值领先的现代生态银行取得良好成效。
2024年上半年,长沙银行实现营业收入130.42亿元,同比增长3.32%,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1.21亿元,同比增长4.01%。利息净收入98.30亿元,同比下降0.61%,净息差虽略有下降,但仍然高于同业平均水平。资产质量持续夯实,不良贷款率降至1.16%,仍处于较低水平,拨备覆盖率升至312.76%,较上年末下降1.45个百分点。在重点业务板块稳扎稳打,持续推动转型创新步伐,县域金融、零售金融、对公金融等保持稳中向好发展态势。
一、经营规模持续壮大,盈利能力保持稳定
在公司新十年(2024—2033)战略发展规划指引下,2024年上半年,长沙银行围绕“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的发展理念,紧扣“134568”战略目标,扎根本土实体经济,深耕重点领域,资产质量明显提升。
发展规模持续壮大,贷款与存款双增。在提前两年于2023年实现“万亿”资产后,2024年上半年,长沙银行经营规模仍然呈现上升趋势。截至6月末,长沙银行资产总额达到10969.22亿元,较上年末增长7.54%,主要归因于该行加大信贷投放。此前,长沙银行发布新十年(2024-2033)战略发展规划,在新战略指引下,长沙银行通过坚持引金融“活水”浇灌实体经济,不断加大对重点领域的投放力度,截至6月末,长沙银行发放贷款和垫款本金总额5335.91亿元,较上年末增长9.25%;吸收存款本金总额6825.58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60%。
经营效益持续提升,盈利能力较为稳定。2024年上半年,长沙银行经营效益持续提升,实现营业收入130.42亿元,同比增长3.32%;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1.21亿元,同比增长4.01%。其中,二季度实现营业收入64.81亿元,同比增长-0.93%;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27亿元,同比增长2.27%,盈利能力总体平稳。
利息净收入小幅下滑,净息差保持稳定水平。2024年上半年,长沙银行利息净收入与去年同期相比有所下滑,为98.31亿元,同比下降0.61%,占营业收入的75.37%。其中,利息收入201.11亿元,同比增长2.42%;利息支出102.81亿元,同比增长5.49%。在银行业净息差延续收窄态势的趋势下,长沙银行上半年净息差为2.12%,在A股42家上市银行中排名位居第二,明显高于同业水平,但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0.19%,主要原因为利息净收入的增速低于生息资产的日均规模增速,并且总体上净息差收窄趋势仍在一定程度延续。非息收入方面,长沙银行实现非利息净收入32.12 亿元,同比上升17.50%,其中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增加是主要影响因素。
成本收入比持续下降,运营管理效率稳定提升。2024年上半年,长沙银行业务及管理费35.17 亿元,同比增长8.82%,成本收入比26.96%,与2023年成本收入比相比下降0.99%,运营管理效率稳定提升。
二、风险管理能力增强,资产质量低位平稳
在经营效益稳步提升、经营规模不断壮大的同时,长沙银行资产质量保持稳健。2024年上半年,长沙银行通过强化风险管理能力建设,主动优化信贷资产结构,围绕“数据+系统”“特征+模型”不断提升数字化风控能力,推动各项业务稳健发展,主要指标持续向好。
公司不良贷款率与上年末基本持平,资产质量整体可控。截至6月末,长沙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为61.80亿元,不良贷款率为1.16%,较上年末微升0.01个百分点,仍处在较低水平。横向比较来看,在42家A股上市银行中,长沙银行不良贷款率由低至高排名第二十位,处于较优水平。
拨备水平保持稳定,风险抵补能力充足。截至6月末,长沙银行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为312.76%,较上年末下降1.45个百分点,拨贷比为3.62%,较上年末提升0.02个百分点。当前,长沙银行拨备覆盖水平处在上市以来的高位,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二季度末,商业银行拨备覆盖率为209.32%,城商行拨备覆盖率为192.35%。
各级资本充足率满足监管要求,较上年末均有所提升。2024年上半年,长沙银行持续深化资本管理,通过规划、配置和考核等手段,优化业务结构,提升资本回报能力。截至6月末,长沙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资本充足率依次为9.70%、10.64%、13.06%,较上年末分别提升0.11、0.07、0.02个百分点,资本充足水平良好。
三、重点板块稳中向好,业务经营多点开花
作为中部地区首家资产过万亿的A股上市银行,2024年上半年,长沙银行围绕“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的发展理念,立足湖湘、聚焦实体,持续提升县域金融、零售金融两大特色业务发展质效,并加大对普惠金融、绿色金融、科技金融等领域的信贷支持,助力湖湘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县域金融服务方面,长沙银行将县域金融作为“一号工程”战略定位,持续增强县域金融供给。围绕“做实县域”,该行紧盯湖南千亿产业,形成产业贷款的链式、圈式经营模式,构建水稻、果蔬、油茶、烟叶“育、种、产、销”全产业链金融服务。截至6月末,该行县域存款余额2151.03亿元,较上年末增长5.15%;县域贷款余额1939.48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4.29%;为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提供融资超13亿元,为头雁人才发放贷款7591万元;“两湘”产品授信金额达10.61亿元,贷款余额4.49亿元。
零售金融是长沙银行的另一特色名片。依托本土银行的资源优势,长沙银行深耕“本土生活”,将社区网格化经营作为零售业务的基本打法,稳步推进零售业务发展转型。截至6月末,该行零售客户资产管理规模为4276.92亿元,较上年末增长6.88%;个人存款余额3597.75亿元,较上年末增长7.05%;个人贷款余额1882.67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89%。
在拓展零售客群生态方面,长沙银行推行多元资产配置服务,成功落地面向高净值客户的保险金信托,并积极开展国债代销业务,进一步丰富城乡居民理财投资渠道。此外,该行聚焦“一老一小”两大重点人群,成立亲子、养老俱乐部,拓展特色客群经营版图。截至6月末,该行零售客户数达1805.99万,较上年末增长2.05%。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长沙银行紧跟国家及省市战略部署,将服务实体经济与经营目标有机结合,对公业务实现稳中向好。截至6月末,该行对公贷款余额3398.77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7.05%;对公存款余额2967.90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94%;对公客户数42.26万户,较上年末增长1.38%。
围绕湖南省“4×4”现代化产业体系和新质生产力的战略布局,长沙银行在工程机械、生物医药、新能源、储能材料、节能环保等重点产业链中深耕细作,并以供应链金融助推产业转型。加大金融产品创新力度,不断丰富财资管理、票据、供应链金融等交易银行产品功能,持续推进生态场景建设的深度和广度。截至6月末,该行服务产业链上下游客户4233户,较年初增长3.90%;支持省、市重点项目93个,新增信贷资金投放73.30亿元,同比增长41.15%;累计主承销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39只,承销金额165.59亿元,同比增长84.69%,承销规模在湖南区域排名第一。
同时,长沙银行将信贷资源持续向小微等实体经济重点领域倾斜,通过加大考核引导和贴息政策反哺等措施,加大中小微领域信贷投放。截至6月末,该行普惠小微企业贷款余额636.17亿元,较上年末增长9.20%。聚焦绿色金融领域,该行创新机制和产品,并因地制宜支持了一批绿色环保项目建设,赋能经济绿色发展。在科技金融领域,通过迭代优化专精特新贷、优才贷、科e快贷等特色产品,不断提升科技金融服务能力。截至6月末,该行科技金融贷款余额、绿色金融贷款余额分别为415.60亿元、518.06亿元,较上年末分别增长10.13%、20.75%,均实现双位数增长。
此外,长沙银行以数字化经营为基础,深耕数字金融。通过渠道多元化、产品体系化、运营数字化、风控智能化,建设打造“金融+产业+生态”新型模式,以数字化转型为抓手,探索产品由“标准化”向“体系化”“综合化”的转型。2024年上半年,发布长沙银行e钱庄7.0版,加入鸿蒙生态并启动鸿蒙版App建设。截至6月末,该行网络银行用户达到1124.47万户,月活跃用户(MAU)达到249.09万户,网络银行交易额17676亿元,快捷支付交易额1750亿元,微信快捷支付交易额蝉联全国城商行第一。
编辑:张骐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