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洞见】“十一”黄金周呈现消费热潮
在刚刚过去的“十一”黄金周期间,我国消费市场火热,各项统计数据亮眼,主要得益于国家出台一揽子刺激经济政策精准发力,政策红利充分释放,提振市场信心,人们的消费意愿强劲,推动中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新华财经北京10月11日电(分析师郭桢)在刚刚过去的“十一”国庆黄金周期间,我国消费市场火热,各项经济数据亮眼,主要得益于国家出台一揽子刺激经济政策精准发力,政策红利充分释放,提振市场信心,人们的消费意愿强劲,推动中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一、政策精准发力提振消费市场
“十一”国庆假期期间,全国消费市场繁荣。据国家税务总局10月8日公布的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国庆假期,居民消费市场展现较强活力,消费相关行业日均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5.1%。国庆假期,粮油食品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6.4%;综合零售销售收入同比增长9%,其中百货零售、超市、便利店销售收入同比分别增长34%、8.9%和4.4%。数据折射出我国消费市场需求旺盛,供应充足价格稳,销售平稳增长,彰显出我国经济的韧性和活力。
国庆消费热的深层原因在于我国出台了一揽子增量经济政策举措,提振了市场信心,激发“十一”假期的消费热潮。9月23日,财政部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国已下达6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保障中秋、国庆期间消费品以旧换新补贴资金需求。此外,还安排设备更新贷款贴息资金200亿元,提振经营主体设备更新积极性,加速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财政部表示,要持续督促各地加快资金使用兑付,强化资金跟踪问效,最大范围、最大力度地释放投资消费潜力。
在中央资金支持下,企业和消费者投资消费积极性得到调动,各领域政策成效逐步显现,政策落地见成效,政策红利释放,居民消费意愿显著增强,商圈商场人气旺盛,景区景点游人如织,剧场影院场场火爆,餐饮住宿消费红火,繁荣活跃假日市场。国家邮政局数据显示,今年国庆假期(10月1日—10月7日),全国邮政快递业共揽投快递包裹超62.81亿件。其中,揽收快递包裹31.61亿件,日均揽收量与2023年国庆假期相比增长28.4%;投递快递包裹31.2亿件,日均投递量与2023年国庆长假相比增长26.7%。
国家税务总局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国庆假期期间,家具家电及家居类商品消费快速增长。各地通过打折让利、线上团券等方式惠及消费者,促进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同比增长149.1%。其中,冰箱等日用家电、电视机等家用视听设备同比分别增长160.8%和100.2%。家具、装饰材料、涂料等与家居装修相关的商品销售也呈快速增长态势。
国庆假期期间,汽车销售也迎来热潮,“以旧换新”补贴政策降低消费者购车门槛,车企推出降价促销、购车优惠、购车礼包等优惠,全国二手车销量同比增长65.9%,汽车新车销量同比增长11.7%,其中新能源车同比增长45.8%。
二、旅游热带动各地经济活力
国庆假期,各地假日旅游热力十足,“流动的中国”彰显生机活力。多地旅游景区、古镇、文博场馆迎来客流高峰,各地丰富产品供给,构建起“不打烊”的消费场景,提供精细化服务,让旅游业提供更好服务,促进经济发展。地方旅游部门创新业态,挖掘消费新增长点;同时,通过升级旅游设施、优化配套服务等,提升消费体验,激发消费潜能。文化和旅游部产业发展司司长缪沐阳表示,开展国庆文化和旅游消费月,以“欢度国庆佳节畅游锦绣山河”为主题,组织各地围绕壮美山河、历史文化、大国重器、时代风采等,将陆续举办超过3600项约2.4万场次活动,各地将发放5亿元文旅消费券等消费补贴,开展“旅游中国美好生活”主题推广活动,把实惠便利和欢乐送到广大老百姓的身边。
文体商旅融合加快,业态模式持续更新,为消费持续恢复和扩大拓展了新空间。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十一”假期,全国国内出游7.65亿人次,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7008.17亿元,较2019年同期分别增长10.2%和7.9%。澎湃新闻统计出部分热门城市的“十一”假期成绩单,成都、重庆、北京三地接待游客数量均超过2000万人次。省会城市中,杭州、长沙的表现突出,分别接待游客1758万人次和953万人次,同比分别增长48.07%和72.35%。从高德地图的数据来看,今年国庆假期首日,广佛两城的自驾车出行流量是最大的。在全国的前10数据里,珠三角地区的迁徙路线就上榜了7个。京津冀地区北京和河北廊坊之间的自驾车出行流量最高,尤其是对于居住在廊坊、工作在北京的人来说,自驾出行非常普遍。
我国县域旅游、乡村旅游升温,壮大县域富民产业、赋能乡村振兴。携程数据显示,今年“十一”假期,县域旅游订单同比增长约20%,来自上海、北京、成都、广州、杭州、深圳等城市的年轻人最热衷“奔县”游,其中45%的旅游者为“90后”“00后”。携程公关总监汪怡明表示,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热衷“奔县”,折射出县域消费的火热。像安吉、平潭、景洪等县级市和县城在国庆首日分别实现了订单86%、67%、50%的增长。“小而美”的县域文化也提供了更个性化、多元化的选择,让游客在传统意义的名山大川、人文古迹之外,找到另外一种更有落差感、更具性价比的体验。同时,高铁、高速等交通条件的大幅提升,以及住宿、餐饮、购物等配套服务的完善也提供了重要支持。
编辑:杜少军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