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经智库 > 研究报告 > 正文

【谈金论策】滥施关税遭反噬,美国金融市场“股债汇三杀”

新华财经|2025年04月23日
阅读量:

2025年4月2日,美国政府正式宣布对几乎所有进口商品加征10%的“基准关税”,并在此基础上针对部分国家实施更高的所谓“对等关税”。这一突如其来的激进政策迅速在金融市场引发连锁反应。美股下挫,美债遭抛,美元走软,美国金融市场罕见地呈现出“股债汇三杀”局面。

截至美东时间4月22日收盘,4月份美国三大股指跌幅均超5%,三大股指均在4月创下年内新低。与此同时,美国国债收益率大幅上行,4月份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最高升至4.59%,3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最高升至5.021%,显示出债市避险功能的全面失效。美元指数一度跌破98,创下自2022年以来最低水平,非美货币普遍上涨,美元兑主要货币纷纷走弱。

这场“股债汇三杀”的根源,在于市场对美国政策路径的深刻质疑。与2018年贸易摩擦初期美元和美债上涨的避险逻辑不同,本轮市场表现凸显出对美方政策不确定性的系统性担忧——投资者不再相信美债的安全性,也不再将美元视为避险港湾。关税政策的反复无常加剧了市场的脆弱情绪,在全球资金配置逻辑中,美国资产正面临被“重新定价”的危险。

面对市场剧震和多方压力,美国政府在4月6日被迫宣布,对除中国以外的多数国家暂缓征收“对等关税”90天。然而,对中国的高额加征仍在持续推进,并不断对外释放施压信号,甚至扬言对部分商品加征高达50%以上的关税。政策反复、信号混乱,令市场一度传出白宫可能“全面暂停征税”的不实消息,引发市场盘中剧烈波动,后被白宫迅速否认,导致行情再度反转。

面对美国挑起的新一轮关税攻势,国际金融界知名专家、国际组织纷纷发声警示其恶果。摩根资管首席策略师戴维·凯利评论说:“想想这种突然转向高度保护主义政策对美国声誉造成的损害,由此造成的对美国政策信心的丧失,降低了人们愿意为美国资产支付的价格。”市场的下跌本身,正是对这一不信任的明确回应。

全球最大对冲基金桥水创始人瑞·达利欧直言,特朗普的举措使美国经济“非常接近衰退”,其关税政策如同“往生产体系里投掷石块”,严重扰乱全球供应链。他警告称,在高债务、高赤字叠加地缘紧张的背景下,贸然升级关税战可能引发“比衰退更严重的后果”,并将当前局势与1971年美元与黄金脱钩、2008年金融危机相提并论。

摩根大通CEO杰米·戴蒙指出,如果贸易战持续发酵,美国“赖以维系的无形资产将遭侵蚀”,“可以依赖美国”的信念正在动摇。同时,他还敦促白宫尽快重启与中国等国的谈判。

黑石集团总裁乔纳森·格雷同样发出警告,认为关税动荡正加速扰乱市场秩序,削弱投资者信心,并可能推动美国经济脱轨。他强调,唯一出路是“快速解决”争端、恢复确定性。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最新一期的《世界经济展望》中明确指出,全球贸易紧张已成为当前最大下行风险之一,并多次敦促美方“避免滥用关税工具”,呼吁各国通过合作而非对抗解决争端。IMF还罕见地给出多种贸易政策情境预测,并显著下调了美国及全球的经济增速预期,其中美国被下调幅度位居主要发达经济体之首。IMF首席经济学家古兰沙在4月22日发布会上直言,股市债市汇市的同步波动,正体现市场对“当前世界秩序的重新评估”。他强调,这场全球金融重估仍属有序,但金融系统的韧性正面临挑战,各国需警惕金融条件过度收紧带来的系统性压力。

此外,特朗普近日公开批评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声称“如果鲍威尔不听话,我们有别的办法”。这一言论引发广泛担忧,市场因此质疑美联储的独立性,这进一步打击了投资者对美国宏观政策和经济前景的信心。

在美国国内,一些跨国公司高管也已向美国政府表达严重关切,如零售巨头沃尔玛、塔吉特明确指出,全面关税将推高成本、转嫁给消费者。部分民主党与共和党议员联合提出议案,要求撤销对盟友的高关税。但特朗普政府内部强硬派依旧我行我素,美国财政部官员甚至强调将“坚定推进对等关税”,试图继续以极限施压换取贸易让步。

事实证明,美国以滥施关税为手段进行讹诈施压以谋求短期利益,看似剑指他国,实际上已在动摇自身金融根基。如今,美国金融市场出现的“三杀”局面已是对其敲响的警钟,投资者正用真金白银投下不信任票。美国一边享受着美元霸权的红利,却一边挥舞关税大棒恫吓全球,这是“吃着碗里砸着锅”的短视行为。结果不仅未能迫使他国屈服,反而让世界开始质疑美国资产的安全性和美国政策的可靠性。

在全球化深度交织的今天,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注定是走不通的。若美国不及时调整方向,继续在关税问题上一意孤行,其付出的代价将不再仅是市场波动,全球经济格局都可能因而出现深刻变动,美国苦心经营的信用和领导地位也将付诸东流。这场关税闹剧越早收场,对各方都越有利。国际投资者也在拭目以待:只有当美国回归理性、多边合作之路,才能重新赢回市场对其资产的信任。(作者: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硕士生、《中国金融政策报告》课题组实习生 佟其远)

 

编辑:杜少军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

新华财经声明: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传播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