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大连以新质生产力激发海洋经济活力
近年来,大连市推动海洋传统产业提质升级、海洋新兴产业加快壮大、海洋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使海洋经济成为新的增长点。
新华财经北京8月8日电(分析师郭桢)大连市三面环海,拥有约3万平方公里的海域面积和538个海岛,2211公里的海岸线,是我国“海上粮仓”重镇。近年来,大连市推动海洋传统产业提质升级、海洋新兴产业加快壮大、海洋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使海洋经济成为新的增长点。
一、海洋产业链条不断延伸
大连市海洋经济发展迅速,海洋产品展现的不仅是地域特色和优势,更是全产业链条的创新与突破,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
辽渔集团是我国东北地区最早的国有渔业企业之一,也是中国海洋经济骨干企业,以南极磷虾油为代表的海洋生物制品开创了中国极地资源高值利用的先河,第一家推动南极磷虾油进入中国新食品原料目录。企业持续优化产业布局,开展海洋捕捞、港口物流、客滚运输、海洋食品等多项业务,建立了南极磷虾保健食品研发加工基地、远洋常温海洋食品加工基地。集团高标准规划建设都市渔港,引进有品牌信誉的专业运营商,提高运营服务能力和产出效益。加快食品工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不断扩大海产品精深加工规模,着力打造系列明星产品,进一步展现辽渔品牌。
作为辽宁省海洋经济发展的排头兵,大连市推动海洋传统产业提质升级,积极抢占海洋生物医药、海洋新能源等新赛道,海洋产业转型成果显著。科研机构和龙头企业瞄准海洋渔业新品种的培育和推广,从上个世纪90年代起,大连海洋大学就一直致力于北方海珍品的遗传育种、人工育苗和增养殖的科研及科技推广等工作。在平岛国家级海洋牧场,采用种参资源保护区、深海底播、网箱三大育苗相结合,形成了高密度、高质量生产的养殖模式,提高了海参的产量。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重点研究催化化学、生物技术,利用目前所拥有的国际上先进的海藻酸钠提取技术,生产了超纯海藻酸钠和海藻寡糖等一系列化工用品,并在生物有机肥料和农药里使用,有效性和低毒性获得市场好评。
大连市做优做强海洋渔业产业链,高质量建设现代海洋牧场,建设深远海智能绿色养殖设施。发展深水网箱、养殖工船、深远海养殖,培育壮大海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完善海产品加工流通体系,不断延长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盘锦市农业发展集团开发出了新型多功能人工鱼礁,通过对海洋生态环境的改善,逐渐形成一套完整的海底生态系统,养殖刺参“水院一号”、海胆“大金”、红鳍东方鲀、大泷六线鱼、许氏平鲉、鲍鱼等海洋生物品种,通过立体综合栖息生境的规模化构建,实现了新型人工构造物复合空间生态增养殖,为建设现代海洋牧场提供了技术支撑。
二、科技创新助力海洋新兴产业发展
大连以创新提升海洋产业核心竞争力,积极培育壮大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海洋新能源等海洋新兴产业,加快推动船舶和海工装备制造等传统优势产业升级改造。恒力—MAN甲醇双燃料发动机、“海洋石油982”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潜龙二号”自主水下机器人、氢燃料无人船等大批高端装备和高新技术研发成果不断涌现,带来了满满“硬核”科技,展示出自主创新的魅力。在科技创新助力下,大连将海洋经济打造成为振兴发展的“蓝色引擎”。以大连船舶重工集团、中远海运川崎、恒力重工等为代表的海洋装备制造企业研发制造的代表我国综合海洋实力的海洋重器,彰显了大国信心,显示出我国海洋科技的发展与繁荣。
大连船用柴油机有限公司是国内船舶动力行业的中坚力量,生产MAN系列和WinGD系列低速船用主机和国内首制甲醇双燃料低速柴油机等产品,是我国最主要的船用主机制造公司之一。公司生产的主机有三分之二随船出口,还有少量直接出口德国、巴西、美国、丹麦和越南。此外,公司拥有以德国瓦德里希科堡公司生产的重型数控龙门铣床为代表的大批数控设备和现代化测试设备,已具备大型部件的焊接制作、机械加工、热处理和装配试验能力,与美国GE公司、哈电集团、哈汽公司和德国舒勒等多家国内外大型企业,进行大型金属结构件等产品合作。
中国船舶集团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研发建造的17.5万立方米大型液化天然气(LNG)运输船,今年5月成功出坞。由大连船舶重工集团建造的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下钻深度能达到将近1万米。除了北极之外,任何海域都能开展钻井作业,并且具有超强的稳定性,是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第六代钻井平台。
恒力重工自主建造的甲醇双燃料发动机,和传统燃料发动机相比,可减少50%的氮氧化物、97%的硫氧化物、90%的颗粒物和7%温室气体的排放,真正做到了环保节能。由大连云海科技有限公司和中国科学院大连化物所合作完成的氢燃料无人船,是国内第一艘搭建氢燃料电池的无人船,续航长零排放。大连遨海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第三代海上通信系统技术,打破了国外对海上移动通信领域的技术垄断。
大连不断优化海港航线网络布局,大力发展现代航运服务业,助力提升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国际物流中心能级,丰富海洋观光、邮轮游艇、海上运动、海岛度假等海洋文旅新业态,加快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健全海洋资源开发保护制度,努力实现海洋资源和岸滩资源开发利用效益最大化。目前,大连港已连通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个港口。依托产业聚集和区域发展优势,大连向打造世界级石化产业基地、世界级船舶海工产业基地、东北亚氢基能源加注基地的目标前行,推动海洋经济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
编辑:杜少军
声明:新华财经(中国金融信息网)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