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经智库 > 营商环境 > 正文

纵深推进新型工业化 无锡锡山区加速迈入“全域创新”

新华财经|2025年04月08日
阅读量:

锡山区以“新型工业化”为关键抓手,在产业焕新、科技创新、服务优化等方面不断探索进取,走出了一条“固本求实、开放包容、创新求变”的“全域创新”突围之路。

锡山区,现代乡镇企业发源地之一,无锡东向接轨融入上海大都市圈的“桥头堡”。过去一年,入选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获评江苏省车联网和智能网联汽车先行先试区……2024年,锡山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3%,排名无锡第一。

锚定“加快建设高质量发展标杆区”目标,锡山区以“新型工业化”为关键抓手,在产业焕新、科技创新、服务优化等方面不断探索进取,走出了一条“固本求实、开放包容、创新求变”的“全域创新”突围之路。

纵深联动 集群聚势

近年来,锡山区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主基调”,以纵深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地区生产总值从2001年的123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345.76亿元,三次产业占比从最初的4.7:60.4:34.9优化为当前的1.3:51.4:47.3。

何以为此?锡山区深知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并非产业门类的简单拼凑,而必须要实现其内在逻辑的结构优化、体系升级。为此,锡山区明确打造电动车、电子信息、高端装备、高端纺织服装四大优势产业集群,以及集成电路、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新能源和新材料、人工智能四大新兴产业集群,并全力竞逐氢能和新型储能、人形机器人、细胞基因和合成生物等三个主导型未来产业,以及量子科技、元宇宙等N个前沿型未来产业,工业经济持续提质增效。

一方面,创新探索“产业集群+特色专业园区”联动发展路径,推动园区、企业、产业集群同向发力,延展“规模纵深”。

立足“四新四强”“3+N”等重点产业集群,锡山区结合区域优势,差异化布局一批特色专业园区,并坚持一个产业、一份规划、一套政策、一个平台、一支队伍、一支基金“六个一”协同发力,以特色鲜明、功能完备的服务体系,引导产业集聚化、特色化和品牌化发展。

其中,精准医疗产业园已集聚企业超80家;电动车产业园已集聚企业超100家,产业规模500亿元。2024年,锡山区新能源汽车精密零部件产业集群入选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另一方面,运用数智技术、绿色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动产业集群高端化、智能化和绿色化发展,拓展“价值纵深”。

以“智改数转网联”为抓手,推动产业“向智”。锡山区加力支持链主企业发挥引领作用,开展数字化改造,提升价值链层次。2024年,锡山区完成工业技改投资金额同比增长19.9%。

以节能降碳、绿色转型为核心,带动产业“向绿”。锡山区主动引导新材料、建材等工业企业实施清洁生产改造,建设绿色工厂,并鼓励龙头企业打造绿色供应链。2024年,锡山经开区入选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

产研融合 能级跃升

高新之上、再攀“新高”,打造创新平台、培育创新主体、构建创新生态……锡山区正以创新赋能产业生态、提升集群能级,不断增强区域竞争优势。

壮大科技创新“生力军”,锡山区“引育结合”。立足于“引”,锡山区聚焦优势特色产业链,积极开展招商引资活动,今年1-2月,当地新招引落地高水平科技型企业38家。立足于“育”,锡山区致力培育一批高成长、高价值、创新型企业,2024年,当地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7家。

提升区域创新策源能力,锡山区引导和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全力布局一批高能级科技创新平台,2024年新增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家;围绕新能源、合成生物等产业,相继建成南京大学锡山应用生物技术研究所等一批新型研发机构。

依托大院大所加速推动科技成果转化,2023年,锡山区联合清华大学启动“清锡未来行动计划”,强化产业链创新链联动。该行动启动以来,走访企业133家,达成校企产学研合作47项、合作总金额达3655万元。

创新的根本在于人才。锡山区深入实施“锡山英才计划3.0”,深化人才评审、认定、评价、激励制度改革,致力引进一批海内外“高精尖缺”人才。同时,探索构建“产业+项目+人才+金融”人才引育工作模式,最大限度放大长三角(无锡)国际人才港聚才效能。2024年,锡山区新增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家、省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3家。

跨前服务 做优生态

探索推出存量土地快开工、分阶段核发施工许可等创新举措,推动形成“一企一策”个性化定制审批服务……锡山区把创优营商环境作为加快产业提档升级、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以“大抓项目、抓大项目”为导向,加速项目精准落地。

近年,锡山区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相继推出“企业开办、企业信息变更、企业注销”三个“一件事”服务企业全生命周期发展,以系统集成、数据赋能助力各类经营主体准入准营,推动市场主体发展壮大。

针对民营企业融资难题,锡山区探索形成“银行解困、投行解惑、证监局解绑、交易所解码”的“四解”服务新路径,帮助企业搭建银企对接平台,化解中小微企业燃眉之急。同时,锡山区创新构建“政府—企业—金融机构”协同对接服务机制,引导金融机构为企业提供融资支持。

2024年,锡山区新登记内资有限公司5108户,内资市场主体总数11.34万户,签约超亿元项目124个。资本市场表现同样亮眼,锡山区上市公司总数达24家,新增股权融资总额13.8亿元。(殷晴、刘志远)

 

编辑:冯明园

 

版权声明:未经新华财经书面授权许可,严禁任何个人或机构以任何形式复制、引用本文内容或观点。

免责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

新华财经声明: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传播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