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经智库 > 营商环境 > 正文

云南孟连:以工商联之力护航“两个健康”

新华财经|2025年05月12日
阅读量:

近年来,云南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工商联坚持政治引领,凝心聚力谋发展,助企服务谋振兴,联农带农谋团结,切实引导民营企业参与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上来,以实际行动有力推动民营经济“两个健康”走深走实。

新华财经昆明5月12日电(赵宗茜)近年来,云南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工商联坚持政治引领,凝心聚力谋发展,助企服务谋振兴,联农带农谋团结,切实引导民营企业参与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上来,以实际行动有力推动民营经济“两个健康”走深走实。

凝心铸魂,加强理想信念教育

4月25日,孟连县工商联(总商会)组织民营经济人士、新的社会阶层人士20余人赴景信乡宾弄赛嗨纪实馆、景信乡糯各村牛油果庄园开展“学思想 明方向 强信心 建新功”理想信念教育暨2025年第一季度企业家兼职副主席、副会长轮值活动。县委统战部、县工商联相关负责人号召企业家们把握“一县一业”政策机遇,通过技术合作、产业链延伸等方式深化投资,“以商招商、以企引企”,并倡导民营企业与村集体经济深度联动,实现产业增效与富民强村双赢。

近年来,孟连县工商联始终把凝心铸魂作为首要任务,先后组织民营经济人士和部分新社会阶层百余人次赴福建厦门大学、云南陆军讲武堂、孟连宣抚司署(孟连县民族历史博物馆)等地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活动,并举办理想信念教育暨素质能力提升培训班、乡村振兴主题培训班等,以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引导民营经济人士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

精准服务,助力特色产业腾飞

咖啡品鉴、咖啡文创展、咖啡手工体验、咖啡线上直播……走进芒掌咖啡庄园咖啡馆,游客熙攘,见证着孟连打造咖啡庄园经济、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的成效。

作为全国小粒咖啡重点产业基地,孟连紧抓咖旅融合发展新机遇,坚持走标准化种植、精品化加工、庄园化发展之路,通过政企合作,建成了天宇、来珠克、芒掌、桥安、联斯达等一批三产融合精品咖啡庄园,实现了从种子到杯子的全产业链条发展。

除咖啡产业外,近年来,孟连县甘蔗、橡胶、茶叶、牛油果等高原特色产业发展一茬更比一茬强,县工商联牢固树立和践行“两山”理念,不断引导民营企业向新、向绿、向优发展,切实带动当地经济增长、农民增收。

据介绍,为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孟连县工商联主动落实县级领导联系服务企业、走访调研等行动,畅通政企沟通渠道,主动倾听企业诉求,联系帮助企业纾困解难,推动政策落实;搭建银企交流沟通平台,“一对一”“面对面”服务企业开展供需对接,2023年以来累计发放创业贷款745万元;搭建解决企业用工平台,结合企业用工需求,开展就业培训、校园招聘……

司法护航也是产业发展的重要一环。孟连县工商联联合司法机关,通过提供法律服务、解决涉农纠纷以及打击盗窃犯罪等,为农户及产业链上企业提供坚强后盾。

“县工商联协同公安、法院开展送法进企业、进社区、进乡村等活动,以多样化普法提升群众法治意识。”普洱绿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道,伴随牛油果种植面积持续扩大和产品价值的不断攀升,牛油果盗窃也时有发生。近年来,孟连县先后审结涉牛油果相关盗窃案件十余人,涉案金额超百万余元,相关合同纠纷案件均以绿色通道实现快审快执快结。2023年以来,县工商联开展普法宣传140余次,深入商会、企业调研近百场次,提供法律指导27次。

“下一步,我们将坚持把助企发展作为主要职责,进一步发挥工商联联系广泛的优势,深入开展‘入企走访连心’活动,做好牵线搭桥,加强对外联络,以商招商,积极构建部门联动协调解决机制,不遗余力为企业排忧解难,纾困赋能。”孟连县工商联负责同志表示。

联农带农,以产业带动民族地区发展

近年来,孟连县工商联积极引导民营企业以产业带动民族地区发展。

作为中国牛油果产业龙头企业,普洱绿银生物股份有限公司深入开展牛油果的规模化种植和产业化发展,并探索推行“党组织+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建立“334”联农带农利益分配机制,并逐步扩展至咖啡、茶叶等产业领域。

孟连县是云南省工商联定点帮扶县,自2002年起,省工商联先后投入帮扶资金1500余万元、下派帮扶干部50多人次、组织百余名民营企业家到孟连考察投资,助力孟连精准脱贫和乡村振兴。

向芒信镇捐赠乡村产业振兴发展籽种资金20万元;促成罗平县与孟连缔结友好工商联,并推动罗平县垠地工贸有限公司与芒信镇签订万吨生姜收购合约;协调推动云南中啡品牌管理有限公司在拉嘎村建立有机生物咖啡种植实验示范基地,运用有机生物技术实现咖啡产量同比增长25%……在云南省工商联的大力帮扶下,孟连县产业质效不断提升,乡村振兴迈上新台阶。

扶贫先扶智。近年来,孟连县在云省工商联的帮助下加强农村人才培养和技能培训,帮助他们拓宽视野、增强创新创业信心,并辐射带动周边群众致富增收。先后组织农村致富带头人、农村经纪人等近200人次,赴西安、厦门等地开展经营管理、乡村振兴等各类培训,并开设“岔河夜校”平台,邀请技术人员开展各类农技讲座,讲授生姜、花生、牛油果、万寿菊、澳洲坚果栽培技术,目前累计开课110期,培训群众2300余人次。

“未来,我们将继续凝聚民营企业力量,链接各方资源,在发展特色产业、拉动创业就业、参与乡村建设上发力,让民营企业成为乡村振兴的一支重要力量,让“万企兴万村”行动成为乡村振兴的响亮品牌。”云南省工商联副秘书长、芒信镇副镇长、驻拉嘎村第一书记李集中表示。

 

编辑:谷殿清

 

版权声明:未经新华财经书面授权许可,严禁任何个人或机构以任何形式复制、引用本文内容或观点。

免责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

新华财经声明: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传播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