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普洱:凝心聚力推动“两个健康”走深走实
近年来,普洱市工商联以暖心服务凝心聚力,以实际行动助企惠企,持续为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健康发展护航。
新华财经昆明5月13日电(赵宗茜)2024年,民营经济经营主体33.12万户,同比增长3.5%;民营经济增加值669.80亿元,增速4.0%,高于全市GDP增速0.9个百分点……翻开普洱市民营经济的“成绩单”,民营企业数量持续递增,民营经济社会贡献稳步提升,已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作为民营企业发展的“娘家人”,普洱市工商联以暖心服务凝心聚力,以实际行动助企惠企,推动实现“两个健康”走深走实。
助企惠企,架起政企沟通“桥梁”
持续推动惠企政策落地落实,开展助企纾困,提升政务服务水平,搭建法治服务民企平台……近年来,普洱市工商联积极践行“一线工作法”,持续开展“大走访、大调研、解难题”活动,努力搭建政企沟通桥梁,破解服务保障“难点”。
目前,普洱市、县(区)两级实现了对重点民营企业挂钩联系全覆盖,对反映问题全程跟踪,按质办结;市工商联主动对接省工信厅,积极融入全省惠企政策申报系统,实现惠企政策“一口发布、一口受理、一口咨询”;配合相关部门举办“惠企政策大讲堂”、法律法规专题培训等,进一步加强惠企政策知晓和兑现服务。
同时,市工商联协同相关部门全面提升政务服务效能,13个企业事项实现线下“只进一门”、线上“一网通办”、诉求“一线应答”。
“希望通过‘实干兴普·有为工商联’建设,在构建政企联系上积极作为,在服务民营企业上主动有为,让工商联成为护航民营经济发展的坚强堡垒。”普洱市工商联常务副主席胡其武表示。
以商招商,夯实产业发展之基
“在工商联的协调和帮助下,我们于去年底正式对外运营。”云南景迈六时康养度假酒店相关负责人介绍,酒店与景迈山茶文化深度融合,同时景迈安缦酒店、茶马古窖等多业态项目正加紧建设中,未来将逐步带动周边古寨旅游、茶文化、茶产业、茶医发展,助力打造世界级茶文化云游医养目的地。
近年来,普洱市持续开展营商环境“暖心行动”,利用工商联广泛联系商协会的平台,动员企业家和商会会员,发挥自身优势、人脉关系,开展以商招商活动。
作为全省第二大甘蔗种植县,为加强当地蔗糖产业的延链补链强链,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工商联通过精准招商成功吸引安琪酵母(普洱)有限公司项目落地。投产2年多来,澜沧县已形成甘蔗种植、制糖、酵母生产及衍生物制品的全链式产业发展格局,终端产品出口亚洲、非洲、拉美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
同时,普洱市工商联聚力推进“千村招千企”微招商招小商行动。今年4月以来,先后收集各区县累计92亿元的“小切口”微招商项目,并积极推动成熟项目落地。
联农带农,凝聚区域发展共识
一个好产业,带富一方百姓。“普洱孟连是全国为数不多适宜牛油果生长的地方,我们通过8年的引种试种,科学筛选出20余种牛油果优良品种开展推广种植。”普洱绿银生物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公司探索出“334”联农带农利益分配模式,实现了产业发展、公司盈利、农户增收、村集体经济壮大的多赢共富局面。
目前以绿银公司为龙头引领,孟连全域牛油果树种植面积达12.07万亩,已成为国内最大的牛油果种植基地,并延伸牛油果精深加工产业链条,相关产品已实现72小时供应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
作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普洱澜沧古茶股份有限公司近60年扎根景迈山,构建了“养护-采购-生产-销售”的完整生态闭环,以产业发展带动茶农脱贫和茶山振兴。“我们建立了‘公司+合作社+茶农’联农带农合作模式,先后与24家合作社建立合作,累计带动9000多户、4.5万余人致富。”澜沧古茶相关负责人说。
2023年以来,普洱市持续广泛动员全市民营企业及民营企业家积极参与到“万企兴万村”行动中来。目前累计311户民营企业、商(协)会通过开发投资、产业帮扶等方式帮扶637个村,累计投入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科技培训等帮扶资金达12亿元。
编辑:谷殿清
版权声明:未经新华财经书面授权许可,严禁任何个人或机构以任何形式复制、引用本文内容或观点。
免责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