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制创新 服务暖心 山西晋中以营商环境引领高质量发展
五年来,山西省晋中市把营商环境作为全市的“一号改革工程”,以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为目标,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服务优化升级,多项改革走在全国、全省前列,为资源型城市转型注入强劲“软动力”。
营商环境是一个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体现。五年来,山西省晋中市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全市的“一号改革工程”,以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的营商环境为目标,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服务优化升级,多项改革走在全国、全省前列,为资源型城市转型注入强劲“软动力”。
机制创新破壁垒:从“多头跑”到“无差别”的蝶变
晋中市始终将制度创新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核心抓手,在体制机制上敢闯敢试,打破部门壁垒,构建高效协同的政务服务体系。在全省率先成立由书记、市长任“双组长”的营商环境领导小组,首家实现市县两级营商环境局全覆盖,为改革推进筑牢组织保障。
晋中市营商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赵献春介绍,在审批流程改革中,晋中走出了一条从“分散”到“集成”的创新之路。全国首创“审检联动”政务服务流程标准,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成为全国样本;深入推行“一枚印章管审批”,实现“一个机构管审批、一枚印章发证照”,让企业告别“多部门盖章”的繁琐。更值得关注的是,窗口设置从分领域综合窗口升级为“市区一体无差别综合窗口”,政务人员从“专科医生”转型为“全科医生”,构建起“前台受理、后台审批、统一出件”的闭环模式——企业群众只需提交1份申请,后续流转全由内部完成,真正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成为全国政务服务改革的 “晋中样板”。
服务升级暖人心:从“办得成”到“办得好”的跨越
以“群众满意、企业便利”为标尺,晋中在政务服务细节上持续发力,推出一系列暖心举措,让营商环境既有“效率”又有“温度”。
在配套服务上,晋中把“便利”做到群众心坎里:证照临期主动提醒、重大项目开通绿色通道、节假日“不打烊”+延时服务,解决企业“上班没空办、下班没处办”的难题;提供证照免费邮寄、资料免费复印、新公司免费刻章等服务,为企业开业“减负”;依托本地大学城优势,组建“帮代办+ 志愿者” 大学生服务团队,用青春力量助力办事便捷化。针对企业全生命周期发展需求,晋中还推出多项特色服务:在全省率先开展企业“法律托管”服务,“枫桥式”司法所创建比例达 45.8%、位居全省第一;首创“晋心办・暖企驿站”,为企业提供一站式合规性指导,让企业诉求“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此外,优质高中均衡发展、“长幼同园”、县级医院达三级水平、不动产登记“周末不打烊”等民生举措,也为营商环境增添了“宜居宜业”的人文温度。
要素保障强支撑:从“有保障”到“精准化”的突破
围绕企业发展的“痛点”“难点”,晋中在土地、市政、金融、科创等要素保障上精准发力,为经营主体注入源源不断的发展动能。
土地保障上,晋中建设用地审批速度居全省前列,在全省首创“六全代办”服务,并推动“承诺制+标准地+全代办” 向开发区外延伸,让项目“拿地即开工”成为常态;市政服务上,率先实施水电气热网广电“一站式”集成报装,企业无需再“逐个对接、反复跑腿”;金融服务上,“三晋贷款码”综合推广全省第一,率先推行 “工程中标贷”,为企业解决“融资难、融资慢” 问题;科创赋能上,“晋创谷・晋中”加速运营,科技特派员实现全省率先全覆盖,为企业创新插上“翅膀”;数据支撑上,城市运行 “一网统管”,数字城市建设入选全国典型案例,以数字化手段提升要素配置效率。
“下一步,晋中将持续加力重商安商、提速便商惠商、增温暖商亲商,让营商环境的金字招牌越擦越亮,为高质量发展吸引更多‘金凤凰’。”赵献春说。(张素桂)
编辑:程沥娇
版权声明:未经新华财经书面授权许可,严禁任何个人或机构以任何形式复制、引用本文内容或观点。
免责声明:新华财经(中国金融信息网)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