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惯性思维谋发展 湖南国资系统解放思想有实招
2月18日,湖南省国资委党委以“破除惯性思维案例剖析”为题,在省直单位率先开启了省委部署的“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省国资委特意安排了相关处室和部分省属监管企业的负责人用自身经历“现身说法”,凸显改革决心之大,干劲之大。
图:湖南省国资委党委开启“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
以进促稳 先立后破
眼下,湖南正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和“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处于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湖南省委明确提出“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需要解放思想、敢闯敢试、大胆创新,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需要以思想破冰引领改革突围。”无论是企业,还是机关处室,无论是朝内看,还是向外看,湖南国资系统都呈现出一种“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的解放思想之风潮。
湖南国资国企是改革发展的排头兵,是湖南民生经济的压舱石。从某种程度上说,湖南国资国企的思想解放了、发展好了,意味着湖南的全局发展将更有底气、更为顺畅。数据显示,在刚刚过去的一年,湖南21户省属监管企业资产总额为1.79万亿元,全年实现营收6489.5亿元,同比增幅5.8%;实现利润总额322.1亿元,同比增幅12%,这一数据远高于全国3.1%的平均水平,整个国资系统的经济运行可谓逆势而上。
在获得成绩的同时,湖南国资系统也肩负着将国企改革推向纵深的重任,当前还存在着现代公司化治理活力不足、市场竞争力有待提升、部分企业经营风险防控需提高、人才储备和专业人才梯队建设力度需加强等问题。要解决好这些问题,首先就要从思想上找原因,从解放思想上找对策。
在此次“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中,湖南有色投资集团作为剖析“破除惯性思维”的“案例单位”专门上台发言,其负责人表示“惯性思维在集团具有广泛性和多样性”“破除惯性思维是当下所急”。
发言者勇于发出自我批评的振聋发聩之音,结合具体实践条分缕析。如提到在安全环保上,存在“把习惯当标准,打擦边球、搞变通”的情况,在科技创新上存在“固步自封、安于现状、孤芳自赏”的现象,在三项制度改革上,存在着“怕得罪人,当好好先生”的现象,在机械化、智慧化矿山建设上,存在着“因循守旧、找借口”的现象。
“这些惯性思维不破除,是无法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和‘十四五’战略规划任务的。”上述企业负责人说。
图:湖南有色投资集团旗下辰州矿业在业界率先掀起多轮改革创新
当天,省国资委规划发展处处长彭坚中也分享了对于解放思想的理解。他认为,从目前发展的态势来看,要充分用好解放思想这一重要法宝,加快“构建湖南国资现代化产业体系”。
多年前,新加坡想发展旅游业,有人问“我们啥都没有,怎么发展?”李光耀回答:“我们有阳光、沙滩,这就足够。”如今,旅游业已成为新加坡的三大支柱产业之一。彭坚中在谈到“变革思想理念”时,举例新加坡发展旅游业,就是重在打破思维桎梏,结果走上了“柳暗花明又一村”式的产业发展大道。
去年湖南省委省政府部署在全省构建“4×4”现代化产业体系后,省国资委发挥比较优势,迅速出台行动计划,决定实施“3974”标志性工程。即3000亿元战新产业营收、9个重点发展产业、7个以上链主企业、4个千亿级企业,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而2024年,是实施这个标志性工程的关键一年。“破除惯性思维”在此时作为重点提出来并进行大讨论,深刻反映了湖南国资国企“只争朝夕”的改革决心和迫切热望。
图:破除惯性思维的背后,是湖南国企改革发展的迫切热望
解放思想 改革创新
这对三年来频频进行重组改革的湖南国企来说,无疑增添了一股力量。因为在此前的三年国企改革行动中,湖南省国资委就明确提出要“对标世界一流,打造链主企业”。而要放眼全球,要对标世界一流,就要持续改革创新,就需要不断解放思想。
2月18日召开的“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中,省国资委透露了一个数据:截至2024年1月底,21户省属监管企业收入同比增加20.5%、利润同比增加21.8%,实现“开门红”。
有意思的是,上述专门谈破除惯性思维的“案例剖析单位”——湖南有色集团的利润同比增长448%,湖南高速集团利润同比增长83%,港航水利集团利润同比增长41.2%,医药集团利润同比增长29.7%。这组数字,给湖南国资系统落实“解放思想大讨论”提供了最坚实的实践样本。
湖南省国资委一中层干部透露,此次大讨论会场,湖南有色集团还专门上交了一份集团内部的《关于“惯性思维”的研讨汇编》,里面罗列了多名高管和中层对于破除惯性思维的思考意见。
如有人认为,要打破“融资成本越低越好”的惯性思维,要打破“集团成本管控就是变动成本、期间费用的管控”思维;有人认为,要打破“重成本轻环保”的惯性思维,要打破“项目建设先上马后补手续”的惯性思维;在国家项目资金争取方面,有人认为要打破“国家资金不要白不要,都要去争取”的惯性思维。
这些思考和意见,在当前国企改革实践中大多具有可操作性,有的可谓一针见血。
纵观近年来湖南国企改革的着力点,无论是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全面进行三项制度改革,还是对标全国一流加大市场化、公司化治理力度,抑或提升降本增效、风险防控能力,其实质都与解放思想、激活思维密不可分。没有思想的解放,就没有改革创新的动力。以个案分析,放眼国企领域,无论是湖南港航水利集团的“大港航大物流”理念,还是湖南旅游集团的“投融资、数字化”改革;无论是辰州矿业的改制、上市,还是雪天盐业的南征北战、跑马圈地,其背后都是“解放思想、放下包袱”的具体实践。
图:湖南通过国企改革重组,构建港航大物流格局
“引领党员干部政绩观之变、能力之变,提升狠抓落实的本领。”湖南省委表示,要通过开展思想解放大讨论活动,引导各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提高学习力、分析力和执行力。
强调了解放思想、推进改革的关键问题,是在这新一轮纵深改革中,各级领导特别是掌握着经济实体发展命运的企业“掌舵人”,更肩负着难以推卸的责任和担当。
没有思想的解放,就没有人的解放,没有人的解放,就没有改革和创新的动力。当下,湖南要加快高质量发展步伐,就要以思想解放的动力,激发更多干事创业的动力。(陈雪骅 乔玮)
编辑:张骐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