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经智库 > 业务动态 > 正文

书写普惠金融大文章 为长护险制度发展提供“国寿样本”

新华财经|2024年04月22日
阅读量:

作为行业“头雁”,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人寿寿险公司”)立足于主责主业,积极探索相关业务发展路径。截至2023年底,该公司承办长护险项目70余个,覆盖人群超3800万人,并在全国多地协助政府探索形成了具有影响力的典型服务做法,为长护险制度的长期发展提供“国寿样本”。

“璧山模式”:网格化服务+常态化沟通机制

为了让长护险政策落地到片区,中国人寿寿险璧山区支公司组建成立“长护险网格服务队”,服务队由8名精通长护险业务的工作人员组成,每名队员都精通政策解答,针对失能人员家属普遍关注的“如何申请?”“怎样能享受长护待遇?”等热点问题,提供一对一政策解答服务。这支长护险网格服务队将全区15个镇街分为4个网格区域,在每个网格区域内与医保、民政、残联等部门及其下属单位进行联动,深入基层,上门问需、线下帮办,实现由“人找政策”向“政策找人”的转变。

值得关注的是,对长护险的需求不仅仅在城镇,偏远农村地区的失能人员同样需要专业的长期护理。在璧山,全区共有131个村,有一部分还位于交通不便的山区。为了解农村群众的长护需求,璧山区医保局工作人员与长护险网格服务队队员们先后来到河边镇、大兴镇、大路街道社保所开展政策宣导及实地考察。为了确保长护险政策能更好地惠及璧山区的农村,服务队通过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确保实现失能人员待遇应享尽享。

“吉林模式”:专业评估+互联网+监管

“您现在能自己穿衣服吗?”“吃饭时可以正常用筷子夹菜吗?”“排尿需要人帮忙吗?”……一大早,中国人寿寿险长春分公司健康保险部的长护险评估员王奕欢就开始了失能等级评估工作,她问得非常仔细,这项工作要通过全面的了解对客户的失能程度进行分级,也是整个长护险制度运行的第一个环节。

为做好这项工作,中国人寿寿险吉林省分公司特别建立了一支20人的专业服务团队,其中15人为医学及护理方面的专业人员。服务团队按照长春市医保局要求,通过现场查体、询问护理人员对参保人状况全面评估打分。对于参保人身体状况差、情绪波动较大的还会采取以现场情况与查看监控视频相结合的方式评估。

“接到申请,我们会第一时间安排评估员到护理院为失能老人进行评估。”王奕欢介绍说,通过科学、公正的评估方式,保障失能人员享受待遇,确保照护基金合理使用。值得一提的是,在确保评估结果严谨科学的同时,中国人寿也在着力缩短评估时间,让失能人员可以尽快获得合适的照料。在吉林,该项服务目前的评估时效已缩短至5个工作日内。

不仅如此,为适应科技快速发展的社会大趋势,中国人寿寿险吉林省分公司依托长春市社会医疗保险管理局搭建的“长春市照护服务智慧系统”平台工作,提供互联网便民服务,实现预约申请、健康评估、视频上传等业务全程线上办理,将长护险服务真正搬到“云上”。同时,将全链条业务流程和各业务主体行为全部纳入监控,植入事前预约、事中监管、事后回访等监督功能,通过“互联网+监管”手段,确保长护险制度的顺利运行。

“东营模式”:机构指导+亲情照护

在长护险服务环节如何兼顾家庭个性化需求与老人的生活品质?中国人寿用“东营模式”给出了答案。

中国人寿寿险东营分公司推出“机构上门指导+近亲属居家照护”模式。定点护理机构均为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医疗机构和养老服务机构,机构的医生、护士定期为失能人员提供专业的医疗护理服务,护工提供专业的生活护理服务,并优先将失能人员的近亲属纳入护工队伍。护理机构在提供专业服务的同时,对失能人员的近亲属进行照护规范指导,传授服务技能,保证了专业服务的延续性和亲情特色。

针对不同程度失能人员定制护理服务包和护理计划,实施标准化、规范化护理。中国人寿的长护险“东营模式”让失能人员生活质量得到有效提升。受益于此,东营市内4.2万余名失能人员生活现状得到有效改观。

“江苏模式”:多元服务+专业化人才

针对不同的需求,采取多元化的照护服务,中国人寿的长护险“江苏模式”有效减轻了失能人员家庭生活经济双重负担。更为重要的是,在减轻家庭负担的同时,更加专业的护理服务大大提升了失能人员的生活质量。

随着长护险覆盖范围的不断扩大,长护服务的提升不仅仅体现在从业人数上,更体现在从业人员的专业度上。除了政府部门的有力监管以及中国人寿等商保机构的日常检查之外,机构自身也会进行定期总结,结合长护险服务细项确保服务落实到位。

长护险制度是一项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的兜底性民生制度,事关失能群体及家庭的生存尊严和社会和谐安定。中国人寿发挥长护险业务承办经验、机构网点、专业队伍及信息系统等方面优势,在制度运行的各个环节积极探索,形成一批重服务、提效能、可复制的长护险“国寿样本”,为完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提升人民群众总体保障水平贡献保险专业力量。(刘建贞)

 

编辑:杜少军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

新华财经声明: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传播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