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经智库 > 业务动态 > 正文

北京市委金融办副主任王颖:坚持首善标准,不断优化首都金融发展生态

新华财经|2025年01月10日
阅读量:

王颖指出,北京坚持首善标准,创新打造了全球金融服务、金融智库和高端专业服务机构三大网络平台,金融会客厅等六个基础平台,畅融工程、钻石工程等N个特色平台,来努力实现集聚资源,助力发展,不断地优化首都金融的发展生态。

新华财经北京1月10日电(刁倩 侯汶姗)1月10日,《浦银避险2025年市场展望蓝皮书》在北京发布,该蓝皮书由浦发银行研发,新华社上海分社、中国经济信息社上海总部特别支持。北京市委金融办副主任、市委金融工委委员、市地方金融管理局副局长王颖现场进行了致辞。

微信图片_20250110210606.jpg

图为北京市委金融办副主任、市委金融工委委员、市地方金融管理局副局长王颖

王颖指出,2024年北京经济稳中有进。前三季度,GDP增长5.1个百分点,展现了较强的经济韧性和抗风险能力,金融业增加值增长6.6个百分点,占GDP的比重20.1%,在拉动全市经济增长中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目前,北京金融机构资产规模近230万亿元,约占全国一半,私募股权和风险投资基金管理规模、资管机构资产管理规模、直接融资规模、境内外上市公司数量和金融从业人员数量等重要的指标均居全国第一。

王颖指出,北京坚持首善标准,创新打造了全球金融服务、金融智库和高端专业服务机构三大网络平台,金融会客厅等六个基础平台,畅融工程、钻石工程等N个特色平台,来努力实现集聚资源,助力发展,不断地优化首都金融的发展生态。

王颖介绍,北京率先在全国省级层面集中发布“五篇大文章”近百项系列政策措施,积极争取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股权投资扩大试点率先在京落地;率先在两大机场打造支付服务示范区;首次在中国内地成功举办金融界“奥运会”Sibos2024年会,进一步提升首都的金融国际影响力。

王颖表示,银行业作为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金融强国建设当中承担着重要的历史使命,一直积极发挥着服务实体经济的主力军和维护金融稳定的压舱石的作用。北京对银行业发展高度重视,银行业的资产规模、存贷款余额等重要指标均居全国第一,不良贷款率也持续保持全国较低的水平。

在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方面,王颖指出,北京不断强化科技金融赋能高效发展,推动了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股权投资试点在北京落地;目前科技贷款余额超万亿元。不断提升绿色金融服务整体质效,目前绿色信贷余额保持全国领先水平。不断地加快普惠金融提质扩面,新发放小微贷款利率持续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不断丰富养老金融的产品供给,已开立个人养老金账户数、缴存资金规模,均居试点城市前列。还不断推动数字金融创新引领,北京全球金融科技中心城市连续六年排名第一。

王颖指出,目前银行业面临着低利率的环境,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效能仍需不断提升,这意味着银行盈利增长、结构优化、资本补充、风险管理方面都会面临诸多的挑战。浦发银行推出的浦银避险品牌,是助推银行业机构在较长期的低利率环境下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次生动的实践和有益的探索。

 

编辑:杜少军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

新华财经声明: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传播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