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与数字金融形势分析报告(2024年度)》在京发布
近日,数字金融合作论坛、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与深圳香蜜湖国际金融科技研究院联合在北京发布《数字经济与数字金融形势分析报告(2024年度)》,报告重点分析了2024年我国数字经济运行的总体情况、平台经济运行的情况及挑战、数字金融运行的趋势和特点、数字技术在金融领域应用进展与趋势、金融数据跨境流动现状与挑战、可信数据空间建设成效与挑战等议题,并针对性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据悉,数字金融合作论坛与深圳香蜜湖国际金融科技研究院联合组建专家团队,按季度频率组织撰写与发布《数字经济与数字金融形势分析报告》,自2022年二季度以来,已连续发布11期。本次发布的报告全文近9万字,主要观点如下:
2024年,面对外部压力加大、内部困难增多的复杂严峻形势,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高质量发展取得新进展,特别是及时部署出台一揽子增量政策,推动社会信心有效提振、经济明显回升,GDP同比增长5%,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顺利完成。在此过程中,数字经济持续快速增长,质量效益明显提升,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加速迭代,数实融合不断走深走实,为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新动能、新活力。从宏观看,数字经济延续良好发展势头。数字经济生产保持较快增长,数字经济投资质效稳中向好,数字经济消费扩面提质增效,数字经济贸易实现逆势增长。从区域看,各地积极推动数字经济发展,通过建制度、促发展、深融合、强创新等举措,加快数实融合,呈现发展与分化并存格局。
2024年,我国平台企业保持稳健发展,持续赋能实体经济和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尤其在稳增长、促就业、助创新方面的作用进一步凸显。我国头部平台企业与美国头部企业市值差距有所缩小,但高质量发展过程中面临监管模式有待优化、多目标统筹困难、数据跨境监管难题等挑战。对此,报告建议,优化发展环境和制度体系,提升监管效率,构建“科技-金融-产业”良性循环,统一数据跨境传输规则,助力企业提升应对外部压力的能力。
2024年,我国数字金融发展取得明显成效,呈现以下趋势和特点:一是头部金融机构引领数字化转型,加大科技投入,积极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强化数据治理与安全合规。二是重点领域金融服务数字化提质增效。在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等方面不断创新发展。三是数字金融治理体系不断完善,在风险防范、监管规则、监管数字化水平以及消费者权益保护等方面都取得进展。四是数字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深入,支付环境优化,征信与信用系统联通,混合云发展加快。
2024年,数字技术在金融领域应用不断深化,金融信创改造逐步从外围边缘系统深入到内部核心系统,进入全面建设深水区。人工智能大模型在金融领域运用呈现迅猛发展态势,应用场景不断拓展,参数规模持续突破,多模态处理能力取得显著进展。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运用步入关键发展阶段,技术融合不断深化,监管体系逐步完善,应用场景持续拓展。量子计算和边缘计算等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均取得进展,但面临技术成熟度、应用场景拓展、合规监管等挑战。
2024年,我国金融数据跨境流动格局逐步成型,数据出境规则框架日益完善。银行保险业、证券期货业对数据跨境流动需求持续增长,监管规定不断优化。但发展过程中仍面临法律法规执行层面缺乏细化指引,技术自主不可控且标准不统一,境内外协作机制缺失,监管能力有待提升等问题。对此,报告建议,细化规则指引,强化技术支撑和安全保障,提升跨部门协同,完善治理框架,推动金融数据跨境流动实现安全与发展的平衡。
2024年,在一系列顶层设计引导和市场需求驱动下,我国数据空间建设热情高涨。以城市数据空间和行业数据空间为代表的可信数据空间建设取得积极进展,但技术布局、生态构建等仍处于早期阶段,仍面临保障数据“可信可管”的技术有待发展,促进数据“互联互通”的基础有待夯实,培育数据“价值共创”的生态有待完善等问题。对此,报告建议,完善制度保障、健全规则标准体系,夯实技术底座、完善数据基础设施体系,丰富应用场景、统筹引领示范性和商业可持续性,推进国际合作、统筹对接国际标准和推动“中国标准”走出去。
编辑:杜少军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