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经智库 > 业务动态 > 正文

华阳股份向“新”而行 以“质”致远 创新赋能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按下加速键

新华财经|2025年04月28日
阅读量:

从传统人工作业到智能系统精准操控,从高风险现场操作到远程无人化安全管控……在华阳股份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中,我们见证了科技创新重塑行业发展模式,智能化建设助力安全高效生产。

激活创新引擎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一直以来,华阳股份始终在科技创新、技改创效的路上不断探索前行,持续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因地制宜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将先进理念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新质生产力,取得了许多实实在在的成绩,为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更为充沛的动能。

走进一矿竖井井口房,井筒安全智能巡检机器人正跟随罐笼上下运行,不时瞪着眼睛、转动脖子对关键部位和可疑部件进行拍照采集、智能分析。在机器人的陪伴下,笔者来到井下,行至15405进风巷,即可看到一条2540米的巨龙——带式输送机,蜿蜒匍匐,将煤炭有序运往下一站。

“这条‘巨龙’是我们结合井下工作实际,践行华阳股份‘一条巷道一部皮带’要求的最新创新成果,在安全生产、节能降耗、减员提效方面效果显著。”一矿总工程师办公室主管阎小亮说。下一步,他们将重点关注这部带式输送机的运作情况,总结出可供推广的经验,将“一条巷道一部皮带”工作推广到更多工作面,实现传统动能焕新升级。

将创新文章做在井下一线的不止华阳股份所属一矿。近日,华阳股份二矿也传来好消息:81502工作面采用“以管代巷”技术治理上隅角瓦斯效果初显——截至目前,81502工作面平均瓦斯浓度为0.20%,管内浓度保持在0.14%,上隅角浓度控制在0.5%以下,实验效果较好。

该技术减少了专用抽采措施巷和相关配套抽采横贯的施工,可有效缓解矿井衔接紧张问题。华阳股份所属二矿通风工区副主任赵乃玉表示:在接下来的工作当中,要进一步总结经验,加强设备管理,做好管路的维护工作,助力实现瓦斯“零超限”目标,确保工作面安全生产。

探索“人工智能+” 让传统产业“更聪明”

人工智能作为当今时代最具变革性的技术力量,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近年来,华阳股份以创新驱动为核心,探索智能化系统评价体系,通过智能调度、采煤、运输、通风、排水等提升煤矿智能化水平,推进企业高质量发展。在集团公司的大力支持下,智能化采煤机工作台、智能化矿灯充电柜等一大批智能系统、设备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矿山的每一个角落。

“全国两会为我们指明了方向。下一步,我们将深入贯彻两会精神,努力推动AI技术与煤炭产业深度融合,构建覆盖生产全流程的智能化管控体系,通过管控平台优化生产调度,提升灾害预警能力,同时推进数字孪生技术在矿井场景的应用,为安全生产提供前瞻性保障。”华阳股份所属二矿机电工区主任李国栋说。

随着智能化矿山建设走进“深水区”,更多新要求、新课题、新挑战也摆在了面前。“《政府工作报告》提到加强拔尖创新人才、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培养。这也是我们煤矿智能化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难题。”华阳股份所属一矿机电工区副主任李杰说。

这段时间,李杰通过组织小组座谈、分享会等形式与大家一同学习全国两会精神,探讨破解企业发展瓶颈的方法,“今后,我会充分利用大师工作室这个平台,通过校企合作、厂矿结合,在项目开发、技术研发等具体实践中,提高智能化建设人员的软件开发能力,解决安全生产中的实际难题,打造一批智能化复合型人才。”(张楠)

 

编辑:杜少军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

新华财经声明: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传播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