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国际银行:推动“科技+产业+金融”深度融合 走特色化科技金融发展之路
新华财经北京5月12日电(朱嘉林 张威)在全球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加速演进的背景下,科技创新已成为重塑全球经济格局的关键力量。作为中国金融改革开放的实践先锋,厦门国际银行紧跟国家战略导向,聚焦“科技金融”主赛道,以“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创新化”的“专精特新”式科技金融服务模式,持续推动“科技+产业+金融”深度融合,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科技金融发展之路。
深耕产业锻造核心优势
“面对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变革,‘产业专业化’是厦门国际银行赋能新质生产力,助力科技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厦门国际银行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据了解,厦门国际银行今年开展的产业专业化3.0将在此前2.0工作推出的33+18个细分产业赛道基础上,新增包括人工智能、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在内的新质生产力前沿产业赛道,并针对每个细分赛道形成包括客群、准入、产品、营销在内的“四位一体”营销体系,精准赋能产业升级。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加速迭代,人形机器人正逐渐从科幻走进现实。“与Y科技公司的合作是我行在人形机器人产业金融支持的典范。”厦门国际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Y科技公司是中国领先的人形机器人研发和制造企业之一,主要从事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的创新与应用。早在2020年,厦门国际银行便与其建立了合作关系,并在2024年人形机器人行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再次为其提供资金支持,持续助力企业前沿科技成果落地应用。
“科技型企业在成长期,往往面临研发投入高、回报周期长的挑战。”该行负责人补充道,基于这一行业特性,我们为Y科技公司量身定制了无抵押授信方案,提供灵活高效的融资支持,助力其在人形机器人领域核心技术研发和应用场景拓展方面的持续投入。目前,Y科技公司的工业人形机器人已在多家车企和制造企业完成第一阶段实训,效率和稳定性大幅提升。
对人形机器人行业的金融支持是厦门国际银行坚持“产业专业化”战略众多服务案例的一个缩影。2024年,该行“产业专业化”领域全年累计实现投放1100亿元,占全部新客户投放比例突破43%,贷款余额净增近300亿元。
产品矩阵护航全生命周期
围绕科技型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的融资特点,厦门国际银行持续创新金融产品体系,推出“增信基金贷款”“快e融”“知识产权质押贷”“科创贷”“技改贷”等特色产品,形成覆盖科技型企业“种子期-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全生命周期的梯度金融产品体系。
对于“轻资产、融资难”的种子期科技型企业,厦门国际银行推出“增信基金贷款”“快e贷”等产品,切实做到“降低门槛、提高额度、简化手续、加快放款”。针对初创期科技型企业,该行推出“科易贷”产品,助力企业夯实基础,快速成长。
与种子期、初创期企业相比,处于成长期的科技型企业技术逐渐成熟,但在技术研发、生产规模扩大、市场拓展等方面的资金需求更为迫切,而固定资产相对有限,融资难题依旧突出。针对这一痛点,该行推出“知识产权质押贷”,帮助企业将“无形资产”转化为“真金白银”,进一步提高信贷灵活性。
成熟期的科技型企业已具备一定的品牌优势,该行推出“技改贷”“科创贷”等产品,重点支持行业优势明显、辐射带动作用大、创新能力强的优质科创类企业,推动重点产业延链、补链、强链。
X汽车是国内知名的智能电动汽车制造商之一,厦门国际银行在2023年与X汽车建立合作,并在当年末投放首笔2亿元的流动资金贷款。自合作以来,厦门国际银行为X汽车提供贷款、票据、结算等各类金融服务,助推其在技术研发、市场拓展和设施建设等方面取得显著进展。2025年1月,X汽车摘得国内新势力品牌月销量冠军。
如今,科技金融已经成为厦门国际银行高质量发展和信贷转型的重要动力源泉。2024年,该行科技金融贷款余额全年同比增长超27%,为新质生产力培育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金融动能。
优化体系提升服务质效
卓有成效的创新实践背后,离不开管理机制的健全和服务体系的优化。近年来,厦门国际银行紧扣科技金融发展战略,通过优化组织架构、完善机制和构建智能风控体系,推动科技金融深度融合,助力科技企业做大做强。
围绕科技金融的战略布局,厦门国际银行持续深化组织架构建设,夯实专业服务体系。2023年,该行成立科技金融工作推进领导小组,由行长亲自挂帅,统筹业务、风控、科技等条线力量,系统谋划科技金融发展路径。2024年,科技金融委员会正式成立,进一步强化科技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推动科技金融专业服务团队建设,不断提升科技金融服务质效。
“科技项目投资是一项长期且系统性的工程,我们从立项之初便严密论证、精细把控,建立了科技项目投入产出监测评价机制。”该行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前期,严格把控项目质量,审慎评估项目贷款方案的可行性,审核科技项目投入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在中期,持续跟进监测项目实施和运营情况,确保项目的稳步推进。
在风控方面,厦门国际银行将人工智能技术逐步应用到反欺诈、信用评分模型、贷后风险预警等场景中,多方位、多维度构建智能风控体系。“智慧风控工具的运用,显著提升了全流程工作效率和风控质量。”该行主要负责人表示,目前贷款尽调和信贷报告撰写时间缩短30%以上,抵押物信息录入时间减少30%。在智慧风控体系的加持下,2022年以后准入新户的资产质量显著优于先前准入客户。
2025年,厦门国际银行迎来成立四十周年的华诞。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厦门国际银行将继续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发挥科技金融“主力军”作用,以更加开放、专业、创新的姿态,助力中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参与调研:胡宇昊)
编辑:杜少军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