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经智库 > 业务动态 > 正文

“10点钟课堂”进社区 助力老年人守好“钱袋子”

新华财经|2025年06月30日
阅读量:

为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积极建设老年友好型城市,6月30日上午,“金融适老 e路守护”2025年“10点钟课堂”金融适老服务活动在福州市鼓楼区洪山镇大凰山社区成功举办。

现场,福州市委网信办相关领导发表致辞时表示,此次活动结合“防范非法金融活动宣传月”,旨在满足老年人在信息素养、数字技能和金融知识等方面的需求,提升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主办方向大凰山社区赠送《10点钟课堂》手册,向兴银理财志愿者代表颁发“网络文明伙伴”徽章,号召更多人加入爱老助老的队伍中,不断壮大网络文明伙伴队伍,共建网上美好精神家园,共享网络文明发展成果。

同时,与会领导发布“10点钟课堂”手册2.0版——《APP常用符号指南》电子手册。该手册精心归纳、梳理了老年人生活中常见的智能化符号,通过简单易懂的语言和直观的图示,展示数字世界“通用语言”,为老年人提供一个全面而详细的数字生活指南,传授移动支付、防诈反诈、安心理财相关知识,助力老年人更好地融入网络生活。

在知识分享环节,老人们观看了《远离理财“飞单”陷阱!》短片,对理财风险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兴银理财有限责任公司创新业务部副总经理陈旭细致地指导老年人如何防范“康养陷阱”,如何通过正规渠道购买理财产品、查询产品风险等级,助力老年人安全使用金融工具。

福州市公安局鼓楼分局刑侦大队民警庄丽钦通过一系列生动案例,帮助老年人分析常见诈骗类型与话术,识别常见的诈骗手段,提高防范意识。

“这个活动办得特别好,让我们受益匪浅,我要把这本书带回去好好研究,以后拍照、乘地铁这些都不用麻烦孩子们了。”70岁的戴国进老人表示。而77岁的刘如玉老人则一边拍照一边记录,她说:“这些反诈知识很有用,我把要点都记下来了,回去发给我的老姐妹们。”

一旁的“适老”集市也同样热闹非凡。手机检测、反诈宣传、金融宣传、地铁乘坐科普、手机点餐指导,以及金匮御骨堂与壶山林氏义诊等项目亮相,为老人们提供了多元的互动体验与学习机会。

福州作为全国首批老年友好型城市创建试点,始终将老年人的福祉摆在突出位置,用心用情用力做好各项为老服务工作。近年来,福州市委网信办依托福州市互联网组织党委,积极搭建服务平台,启动“10点钟课堂”适老公益活动。这项活动是围绕老年人在网络时代衣食住行、防范诈骗、看病就医等方面所愁所盼,帮助老年人提升数字素养、共享智能时代发展成果。经过四年的实践,“10点钟课堂”逐渐成为市民群众,特别是老年人认可点赞的公益品牌。目前,已储备免费公益课程23类70余节,线下开展120余场活动,惠及1.1万名社区老人。

接下来,福州市委网信办将持续聚焦老年群体的所需所盼,不断深化拓展“10点钟课堂”内涵,着力打造更多安全、友好、便捷的“适老化”服务场景,积极营造“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安”的良好氛围,让每一位老年朋友在温暖榕城生活得更安心、更舒心,真正成为“有福之州”的幸福老人。

本次活动由中共福州市委宣传部指导,中共福州市委网信办主办,中共福州市互联网组织党委、福州日报社、中共福州市鼓楼区委网信办、兴银理财有限责任公司承办。

 

编辑:杜少军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

新华财经声明: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传播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