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经智库 > 业务动态 > 正文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院长助理张伟:AI赋能金融需把握三大关键

新华财经|2025年09月01日
阅读量:

新华财经北京9月1日电(于春春) 8月29日,由新华财经、百度智能云共同举办的2025百度云智大会AI+金融专题论坛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二期举行。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院长助理张伟以《AI赋能金融:三个关键点》为题发表演讲,结合金融行业实践与技术发展趋势,系统阐述了AI重塑金融生产力的核心逻辑、挑战与路径。

4fe9ff1adb8d4e78807455d9955b3b27.jpeg

张伟指出,AI在金融行业的应用已进入“深水区”,其核心在于AI正从辅助工具向核心生产场景渗透。他强调,金融行业作为最早应用先进技术的领域之一,从电气化、信息化到智能化,始终与技术革命同频共振。当前,AI的突破已推动金融行业在效率提升、机构形态、业务模式等方面发生深刻变革。例如,AI已广泛应用于总结撰写、PPT生成等基础工作,成为员工“数字助手”;互联网技术已大幅减少实体网点需求,未来AI将进一步推动金融机构向“智能终端”转型;在业务模式方面,营销获客、风控、投研、信贷等核心场景正通过AI实现精准客户画像与流程优化。此外,AI技术正助力数字货币在互联网场景中的批量处理与体验提升,推动金融载体形态创新。

在张伟看来,AI对金融的“重塑”是必然的,尽管前景广阔,但在金融核心场景的落地仍面临多重挑战。一是当前通用大模型基于公网数据训练,存在“幻觉生成”“结果不可控”“解释性差”等问题,难以满足金融风控、交易等对精准性的高要求。二是金融私域数据与公网数据存在“碎片化”“孤岛化”问题,且公网数据质量参差不齐,导致模型训练效果受限。三是AI应用涉及数据隐私、模型歧视、安全合规等复杂问题,容易出现“创新过度”或“规制过度”的极端倾向。

针对上述挑战,张伟提出AI赋能金融需聚焦三大关键点。一是金融机构需在通用大模型基础上,构建垂直领域模型,通过“通用+垂类”的协同,平衡效率与精准性。二是处理好公网数据和金融私域数据之间的关系,解决数据孤岛与安全隐私问题。三是在监管方面需提前布局制度框架,避免“事后规制”,同时给予创新容错空间,推动“规范中创新、创新中规范”的良性循环。

此外,张伟建议,从国家层面应建立高水平、高质量的金融数据集,整合公网与私域数据,作为行业基础设施供机构低成本调用。从行业层面需构建“科研机构-科技公司-金融机构”的三角合作生态,三方协同推动技术、业务与学科的深度融合,共同为AI赋能金融行业作出贡献。

 

编辑:杜少军

 

声明:新华财经(中国金融信息网)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

传播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