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南市武都区区长付小龙:以“链”突围打造百亿级特色产业新高地
新华财经兰州9月10日电(记者张新新)“神秘的北纬33度‘魔线’,孕育出武都花椒的‘麻’与‘香’,也串起了我们百亿级的特色产业梦。”在9月10日于兰州举办的第八届“甘肃·祁连山论坛”圆桌会上,中共陇南市武都区委副书记、区长付小龙说。
本次圆桌会以“转型升级、‘链’式突围:区域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甘肃经验”为主题,邀请多位嘉宾共话甘肃特色产业发展路径。付小龙作为县域代表,分享了武都区以花椒产业为引领,推动特色农业“链”式发展,实现产值突破的“武都经验”。
图:中共陇南市武都区委副书记、区长付小龙在第八届“甘肃·祁连山论坛”圆桌会上发言
“武都是中国花椒的起源地,种椒历史超过2000年。”付小龙表示,“如今我们不仅是‘中国花椒之乡’,更在全国花椒主产县中保持了面积、产量、产值、品质、农民收入占比‘五个第一’。”
他介绍,武都区近年来以“农业优先型”为定位,构建了以花椒、油橄榄、中药材为三大主导产业,畜牧、蔬菜、茶叶等六大区域优势产业为辅的“3+6”特色产业体系,全产业链价值已突破百亿元。
图:第八届“甘肃·祁连山论坛”圆桌会现场
付小龙将武都花椒产业的发展概括为三个关键词:
一是“建强基地”。武都区建成8个万亩花椒基地、108个千亩示范园,覆盖37个乡镇650个村,2025年花椒产量达6900万斤,产值44亿元。
二是“延伸链条”。武都区政府每年投入8000多万元奖补种植户和企业,推动花椒从“原料”走向“产品”。目前已开发出花椒油、花椒芽菜、花椒精油等20多种深加工产品,建成全国花椒研发、集散、信息、定价“四大中心”。
三是“打造品牌”。“武都花椒的麻味素和挥发油含量远超国标,是‘麻中带香’的顶级食材。”付小龙说。通过连续16年举办花椒节、与新华社联合发布价格指数、注册国家地理标志商标等举措,“武都花椒”品牌价值已达39.17亿元,成为海底捞、老干妈等企业的指定供货源。
“武都不仅是‘椒乡’,还是‘中国油橄榄之乡’和‘千年药乡’。”付小龙说,目前武都油橄榄种植面积64万亩,综合产值40亿元,基地规模、鲜果产量、橄榄油产量和效益四项指标全国第一;中药材种植面积23万亩,产值23.5亿元,米仓红芪、纹党参等道地药材畅销海内外。
此外,“武都崖蜜”“裕河茶叶”、肉兔养殖等特色产品,以及新引进的芦笋、羊肚菌、南美白对虾等产业,正共同构成武都多元蓬勃的农业生态。
付小龙表示,武都将以此次论坛为契机,持续在“扩量、提质、延链、增效”上下功夫,推动特色产业向更高价值链迈进,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编辑:杜少军
声明:新华财经(中国金融信息网)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