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财经大学姬新龙:借力耐心资本,夯实甘肃新能源与文旅产业基础
新华财经兰州9月10日电(王欣蕾)9月10日,第八届“甘肃·祁连山论坛”在兰州举行。本届论坛以“迈上新征程,筑梦新陇原”为主题,汇聚政府领导、专家学者与企业代表,共同探讨甘肃在科技创新、生态保护、产业升级等多个方面的实践路径与发展愿景。在以“做强产业、提振消费:金融业‘五篇大文章’的甘肃方案”为主题的分论坛上,兰州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姬新龙发表《借力耐心资本,夯实甘肃新能源与文旅产业基础》的主旨演讲。
姬新龙表示,甘肃省紧跟“双碳”目标,主动扛起西部省份绿色发展的政治责任与使命担当,全力筑牢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也是甘肃省破解自身困境,摆脱对传统产业的路径依赖,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必然举措。姬新龙说:“新能源和文旅产业是天然的绿色低碳产业,甘肃省具备绿色低碳发展良好的资源禀赋和产业发展。”
耐心资本是一种专注于长期投资的资本形式,不以追求短期收益为首要目标,更重视长期回报。耐心资本是绿色低碳的“适配性资本”。姬新龙说:“基于新能源和文旅产业前期投入大、升级改造慢、回报周期长,以及跨区域、多主体等特点,引入耐心资本可帮助两大产业协调资源、扩大规模、稳定预期,实现可持续运营。”
姬新龙在演讲中谈到,甘肃省拥有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坚实基础,同时也存在一些短板,资本与产业的适配性不足。扶持新能源和文旅产业的资本体系还不够健全:一方面,耐心资本供给缺口明显,本土产业基金规模普遍偏小,难以支撑产业长期升级;另一方面,金融机构长期信贷产品供给不足、条件较为严苛,风险分担、资本退出等配套机制有待完善。
姬新龙表示,要扩大资本供给,创新耐心资本“来源+工具”双体系。
一方面,要拓展多元化长期资金来源。制定完善专项政策,鼓励社保基金、企业年金、保险资金提高新能源与文旅产业配置比例;引导个人资本通过产业基金等渠道进入。同时,依托“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等平台,推出黄河风情线低碳文旅等小型众筹项目,以耐心资本背书降低投资门槛,吸引个人资本参与甘肃特色产业的长期投资。
另一方面,要创新适配产业特性的金融工具。新能源领域,针对酒泉风电基地、张掖光伏产业园等甘肃核心新能源项目,鼓励设计新能源产业REITs基金等创新金融工具。文旅领域,文旅REITs可将缺乏流动性的文旅资产转化为可交易的证券产品。为推进跨区域、跨产业协同,可设立“新能源+文旅”综合投资平台,发行“碳中和专项债券”,以祁连山生态碳汇、黄河流域林业碳汇收益,叠加敦煌、嘉峪关等核心景区旅游收入作为偿债来源。
此外,姬新龙建议,应当健全保障机制,降低风险、强化激励,提升资本扶持甘肃新能源和文旅产业的意愿。为构建全周期风险管控体系,首先要构建适配甘肃产业的跨产业风险评估框架:新能源领域,重点评估河西走廊风光项目的技术适配性、新能源补贴政策波动等风险;文旅领域,聚焦游客市场需求变化、祁连山及黄河流域生态承载影响等指标。其次,搭建新能源-文旅产业大数据平台,整合企业运营、游客行为、政策动态等数据,引入第三方机构进行技术验证与风险评级,减少信息不对称。另外,还需要针对甘肃新能源电价政策、文旅遗产保护新规等政策变动,建立提前告知机制。
“在提升耐心资本扶持绿色低碳产业的基础上,还应推动产业协同,以融合发展提升耐心资本投资效益。”姬新龙补充道。在姬新龙看来,打造“新能源+文旅”融合业态包括“文旅项目新能源化”和“新能源项目文旅化”两方面含义。为推进文旅项目新能源化,可在旅游度假区、景区等布局集成分布式光伏、储能系统、智能微网等,降低运营成本。为推进新能源项目文旅化,可依托张掖高台光伏产业园等甘肃大型新能源基地,开发“风电观光长廊”“光伏农业采摘生态园”等主题项目,通过科普+旅游增加收入来源,提升项目盈利能力。
编辑:杜少军
声明:新华财经(中国金融信息网)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